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6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7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在地矿部门地勘单位1996年税负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总体税负水平,利税比,税种结构,产业结构与全国平均税向之比较,以及影响地矿部门税收负担的因素等方面作了分析,从而针对地勘单位在税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调整税主体,重视税收业务,理顺财税关系,沟通地方税费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2.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权与矿产资源所有权两权合一的现状无法满足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与管理者职权分离的现实需要,构建矿业权物权登记簿成为促进两者分开的关键环节,如何编制矿业权物权登记簿并安排其内容结构成为首要问题。矿业权适用用益物权规范,矿业权物权登记参照不动产法律法规设置,矿业权的特点显示:探矿权客体可以根据出让时的资源情况定义为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或矿体,采矿权客体是矿体。对矿业权物权登记簿编制的建议:一是将宗矿产作为矿业权物权登记簿编制单位,宗矿产是权属界线封闭范围内的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或矿体,既可解决矿业权不适应宗地、宗海的问题,又有助于矿政管理;二是以矿业权客体范围为中心构建矿业权物权登记单元,矿业权与宗矿产一并构成矿业权物权登记单元。探矿权面积核减、探矿权分立、探矿权转采矿权等变动情况可以通过对矿业权物权登记单元的新设、变更登记予以解决,矿产资源储量信息可以被矿业权物权登记记载。  相似文献   
23.
本文论述了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法制观 ,分析了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国土资源法理论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提出我国国土资源法制建设在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性以及国土资源法对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推进。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我国页岩气的调查评价、勘探开发、分布特征、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五个方面,对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5.
本文采用煤层气实际开发的基础数据,并在价格补贴从0.2~0.6元/m3以及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所得税的减免条件下,对煤层气开发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根据经济评价结果,对煤层气开发利用财税制度设计了六种方案.建议将煤层气开发财政补贴提高到0.5~0.6元/m3,并对煤层气生产企业所得税自开发项目盈利起实行“二免三减半”政策;免征煤层气开发的土地使用税.建议地方尽快出台对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26.
完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对于维护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保障矿山企业和矿产资源原产地政府及居民的经济利益、促进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现行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步骤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长江上游能矿资源开发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必要性。长江上游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能和矿产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大,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迫切需要积极参加长江流域和国际的经济合作,充分利用中下游提供的有利条件,促进其能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能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交流信息,为长江上游地区能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8.
盖静  鹿爱莉  孙志伟  张华 《技术经济》2009,28(10):60-64
本文针对我国铜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建立了我国铜矿资源技术经济评价模型,并利用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软件系统,对我国铜矿资源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317个未利用铜矿区中有49个矿区的资源储量是经济的。最后,采用品位-吨位曲线表示了铜矿石品位和资源储量的关系,采用成本-吨位曲线表达了我国铜矿资源经济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
在总结分析矿产资源原产地补偿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遵循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要有针对性、符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处理好与现有相关概念和政策的关系、尊重有关名词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习惯、尽可能与国际上的相关概念接轨等原则,界定了矿产资源原产地补偿政策体系的概念。并针对矿产资源原产地补偿政策体系框架建立的总体目标、补偿的内容、补偿的主体,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原产地补偿的现状,从资源补偿、生态环境补偿和资源所在地经济补偿三方面设计了矿产资源原产地补偿政策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30.
针对我国矿业权评估方法和参数选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对矿业权评估方法、矿业权评估中价格和贴现率的选取、折旧和贷款利息的合理计算、矿业权权益价值出现负值的处理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指出贴现率和价格对矿业权权益价值的影响很大,应慎重选取;折旧应考虑再投入问题;贷款利息计算应考虑偿还的多种方式;对于无超额利润的评估对象,无论评估值负多少,矿业权权益价值应取值为零.最后提出尽快完善现行矿业权评估方法和规范矿业权权益价值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