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2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61篇
财政金融   858篇
工业经济   445篇
计划管理   1556篇
经济学   1433篇
综合类   850篇
运输经济   101篇
旅游经济   84篇
贸易经济   1040篇
农业经济   455篇
经济概况   1111篇
邮电经济   1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700篇
  2009年   490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ory suggests that a close match between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ssignments at sub-national levels benefits allocative efficiency, and hence economic growth. That is, a convergence of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ssignments at sub-national levels of government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b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growth rate. In the case of China, this paper shows, divergence, rather than convergence, in revenue and expenditures at the sub-national level of government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ates of growth. A panel dataset for 30 provinces in China is us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ver two phases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1) 1979–1993 under the fiscal contract system, and (2) 1994–1999 under the tax assignment system. The seeming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heory and evidence in the China case is reconcil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at prevailed during the two phases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particular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assumptions of the theory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reality of China.  相似文献   
2.
金巧兰 《江南论坛》2005,(12):17-19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涉及很多方面,如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劳动力跨国流动、技术引进和输出等。基于操作上简便易行、指标上具有可比性和连续性、资料易于搜集和量化等原则,本文拟选择出口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与GDP建立对外开放度这一指标。通常情况下,有些学者还会考虑国际投资开放度这个指标,但是.在计划计算苏南、苏中及苏北的国际投资开放度这一指标时发现:一方面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苏南、苏中及苏北的对外投资数额很小,  相似文献   
3.
金荣标 《特区经济》2008,(6):235-237
公共利益内涵在立法上的缺失,造成大量个人利益被侵犯的案例,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尤其突出。本文通过探讨如何从程序上赋予受公共利益影响者参与对公共利益内涵的确定以及在个人利益受到侵犯时给予司法救济的途径的问题,试图从法律程序上限制政府对公共利益的滥用,并最大程度地维护公民的个人利益,以此暂时回避对公共利益内涵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金南冬 《特区经济》2008,(5):295-296
建设新农村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农民收入。对贫困地区进行扶贫是党和政府解决贫困地区农民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心工作是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开展航海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彻底改变贫穷的面貌;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航运业和航海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展航海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是一个多方合作共赢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2008年8月14日的北京奥运射箭赛场,第一次奏响了雄壮的中国国歌,这是一个应该被我们永远记住的历史瞬间.被韩国选手"霸占"了几十年的冠军领奖台首次站上了一位笑靥如花的中国选手--张娟娟.  相似文献   
6.
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德育问题是当前德育问题的重要前沿性课题。随着德育学科的科学发展以及教育的现代化趋势,重视并充分利用隐性德育资源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在高校中,隐性德育是相对显性德育而言的,是高校整体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隐性德育资源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作用。本文从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内涵、开发与建设的原则和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意在引起对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重视,合理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7.
8.
In markets for entry‐level professionals, the insurance motive drives some participants to sign early contracts. The rush to early contracting can be self‐fulfilling, as both its effect on expectations about demand–supply balance in the subsequent spot market and the effect on it from changes in the demand–supply balance can be nonmonotone. Matching markets with more risk‐averse participants, a greater uncertainty regarding relative supply of positions, or a more polarized distribution of applicant qualitie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self‐fulfilling early‐contracting rushes. Employers can have a collective interest in preventing early offers to a few promising applicants from starting the rushes.  相似文献   
9.
程靖 《乡镇经济》2006,(10):59-62
文章通过PEST分析法对我国农业期刊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农业期刊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环保型水性上光油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振华 《化工科技市场》2003,26(3):26-27,23
目前,涂布上光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印刷厂家所采用,促使上光油的需求量不断上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院研制的环保型水性上光油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完全能够替代溶剂型水性上光油和油性上光油,由于水性上光油具有无毒、无味、透明感强、无有机挥发物(VOC)的排放,成本低、原材料来源广等特点,在使用中能赋予印刷良好的光泽性、耐折性、耐磨性和化学品性,尤其是它所具有的环保性能特别适合食品、药品和烟草等行业包装印刷材料的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