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205篇
工业经济   132篇
计划管理   463篇
经济学   391篇
综合类   261篇
运输经济   21篇
旅游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259篇
农业经济   153篇
经济概况   336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赵国苹  李萌  王莉  刘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8):23-24,44,54,55
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是土地集约利用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增减挂钩模式主要有小城镇建设模式和社区建设模式两种。增减挂钩运作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农村集体自主型三种。增减挂钩的主要阻力来自:土地制度的束缚,整合资金的缺乏,农民意愿的不足,村镇体系规划的滞后。国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主要经验有:将村庄体系规划纳入城镇体系规划进行统一考虑、总体布局,形成"中心城市—一般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城镇村规划等级;城乡统筹为村庄整合的实施提供机遇,宅基地换房、承包地换保、土地作价入股等新创举,为推动增减挂钩、村庄整合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2.
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最敏感、变化最大、最迅速的地区,也是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的地区,研究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对实现大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数理统计与综合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平谷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与GDP、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镇化以及人口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4年,平谷区农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耕地减少较多,园地增长速度较快,林地略有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其中交通用地增长速度最快。平谷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城镇化发展、消费结构变化以及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节约集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保障服务首都北京功能和平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平谷区土地利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通过建立一种扩展的夏皮罗—斯蒂格利茨模型,解释了“交保证金”的报酬政策在中国存在的原因。当劳动力处于买方市场时,工人在失业和就业两者之间严格偏好于就业,厂商有可能采取“交保证金”的报酬政策,那么,厂商就可以支付较低的实际工资,获得较好的监督效果,使工人努力工作。厂商以较低的工资雇佣工人,可以使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由于并不是所有工人都能够通过“交保证金”而实现就业,故这一报酬政策不能使市场出清。  相似文献   
114.
分析了我国体育用品业营销现状,揭示了体育用品企业与销售商的共生关系,通过对体育用品供应链风险的分析,强调共生环境的营造和合作伙伴关系的维系为体育企业与销售商提供了极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空间经济学的日益发展,系统模型方法在国家或区域间经济联动方面的扩展和深化研究正在显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开发一个世界连接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科学揭示各经济体的运行特征,为定量剖析世界范围内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结构变动方面提供一个系统分析框架:一方面在模型的理论框架中,分析了世界CGE模型各个模块的构建思想和对应的主要方程及其特征;另一方面建立了世界连接社会核算矩阵。然后通过动态模拟分析,检验链接模式和国家间经济联系,以及应用于各经济体政策变化的综合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16.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港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在各地相继展开,各个城市机场临空经济区相继制定发展建设规划时,面临着同样两个关键问题,产业的选择与空间的布局。通过分析临空产业的特征、讨论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的产业类型,提出产业选择的普适途径;通过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来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和发展阶段,讨论分析方法,总结因地制宜的规划要点,为今后空港经济区的规划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7.
低碳技术创新是现阶段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识别绿色低碳视角下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扎根质化研究,综合提出了低碳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投影寻踪法和多因变量对多自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出低碳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研发人员对于低碳技术创新产出影响较大;环境治理对低碳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但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8.
政府RD补助是否一定促进企业RD投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区分政府RD补助方式作为切入点,从理论角度分析事前一次性RD补助、补贴率方式RD补助及事后奖励方式RD补助对企业RD投入的不同影响;并使用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只有补贴率方式和事后奖励方式RD补助显著促进了企业RD投入,其余补助方式对企业RD不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对样本按产权特征进行分组后,我们发现对于非国有样本,补贴率方式和事后奖励方式RD补助都显著促进RD投入;而对于国有样本,所有类型补助对公司RD投入皆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表明,政府应更多使用补贴率方式和事后奖励方式RD补助;企业产权特征是政府补助时值得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9.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改进——基于风险升水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是一个理性的经济决策行为,迁移者在做出迁移决策时不仅仅要考虑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理性的迁移者还会考虑到不确定性带来的效用损失,文章用一个风险升水值来度量这种效用损失,并认为应该从托达罗模型的预期收入差异中剔除这个损失额度。因而,实际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会比托达罗模型所表述的更小,一些风险规避的迁移者可能就会因此退出迁移。  相似文献   
120.
本文利用UN comtrade的最新贸易数据对中日产业内贸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中日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制成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日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并且中国在中日产业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日本利用技术优势,通过跨国公司、反向进口以及日本对华出口构建了中日垂直型专业化分工模式,进而形成了中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反向进口是指日本在华企业对日本的出口,是中国对日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向进口商品的类别和结构可以直接反映出中日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情况,反向进口和中日产业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