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75篇
工业经济   184篇
计划管理   439篇
经济学   493篇
综合类   158篇
运输经济   55篇
旅游经济   63篇
贸易经济   408篇
农业经济   123篇
经济概况   344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于畅  邓洲 《全球化》2021,(2):89-101,134,135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制造环节的创新功能凸显、增值能力增强和要素投入升级,进而提高了制造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相对地位。新型制造技术的使用正在重构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伴随着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对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的参与程度有所提高。全球价值链调整导致中国制造业面临更加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同时又为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提供了机会窗口。中国应谨防过早“去工业化”,通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能力、深入挖掘内需潜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策略应对全球价值链调整。  相似文献   
992.
中国银行业X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常琨  贾守乔 《南方经济》2006,33(6):18-29
本文考察了1997-2002年间中国14家商业银行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X效率的变化情况。其中DEA用以计算各银行的效率得分情况,Bootstrap回归分析用以确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近年来效率显著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低于股份制银行。低效率的原因主要归咎于配置低效率和规模低效率,这意味着金融管制的进一步放松和国有银行继续精简机构是必要的。回归分析显示单一国有产权对三种类型的效率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可以期待正在进行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3.
常伶丽  王雪梅 《特区经济》2007,221(6):266-267
本文论述了迟发展效果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认为行业发展不平衡、部门发展不平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国家各种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区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地理位置临近的需要。尽管在地理位置方面没有关系的区域之间也可以有区域合作。但更多地表现为企业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重庆与长江上游其他区域之间有地理上的密切关联,并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政府在推动区域合作优化方面具有不可推卸和难以替代的责任。中央政府可以对这种区域合作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相比之下,地方政府在其中更有积极性也更适合来扮演推动这种区域合作的主角。  相似文献   
99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CI) establishment. It is shown that FDI, trade, geographical distance, developing country, and English speaking are important factors whereas GDP and population are marginally significant. Overall, CIs are under-represented in a non-English, distant, less wealthy developing country that trades infrequently with Chin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I network will have greater global impacts when new or more CIs are established in non-English speak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However, potential mutual benefits between China and these under-representing countries should be preconditions in order to attract CIs in th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996.
李彬  常智勇  张力宁 《价值工程》2011,30(16):10-12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排序的散乱数据近邻快速搜索算法。首先将散乱数据集进行空间栅格划分,然后求得当前被测点到周围栅格的距离并进行排序。按照栅格到被测点的距离,从小到大依次进行搜索,直到符合条件为止。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大大缩小搜索范围,提高搜索速度。  相似文献   
997.
陈永志  叶昶 《发展研究》2001,(12):46-48
一、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采取切实措施,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1571亿元,占GDP比重达40.1%,九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为12.4%,高于GDP增长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不仅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增强,同时成为吸收就业的主要渠道,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  相似文献   
998.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中,新民主制度的确立要依赖于先建设国家能力。本文通过使用民主、治理以及大众观念调查等实证数据,指出国家能力建设中哪些方面最为重要。本文的研究发现,国家基础设施的多少和社会福利的提供对民主化影响很小。但是,法治的建立(体现在个人安全感的提高和公民普遍相信政府领导尊重宪法)对民主化很关键。不过,因为政府的合法性本身也要在民主化过程中形成,所以,目前学术界将非洲各国家能力建设和民主政治分开进行的研究应当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99.
研究目的:构建粮食生产全周期碳收支体系,基于“动—静”结合视角测算黄河中下游粮食生产碳平衡水平,针对不同碳平衡水平分区提出差异化调控策略,可为全面反映粮食生产碳平衡水平、协同推进粮食绿色生产提供支持与参考。研究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碳转化系数法,经验公式法,静态平衡指数,动态平衡指数,信息熵模型。研究结果:(1)黄河中下游粮食生产碳排放和碳吸收均为增长趋势,空间上均呈“西北低,东南高”态势。(2)黄河中下游粮食生产碳收支静态平衡指数呈“西北低,东南高”分布,地区均值波动下降,各地市存在直升型、直降型、U型和倒U型4种演变趋势,粮食生产碳收支动态平衡指数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性。(3)黄河中下游粮食生产碳平衡水平分区呈“西北失衡,东南平衡”分布,格局结构有序性历经“较有序—较无序—有序—无序”波动。研究结论:贡献度视角下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市粮食生产碳收支仍存在失衡情况,需进一步施行针对性和差异性的粮食绿色生产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of SMEs’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and its moderating role in the effect of external R&D on their innovative performance.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consists of many functional dimensions such as basic research, product architecture, process construction, testing, and evaluation, which constitute a sequence of innovation tasks. The special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allows SMEs to utilize economies of specialization in R&D, enhance their bargaining power and appropriability 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external R&D, and attract promising R&D partners. However, competence specialization may hamper SMEs’ capabilities to coordinate and integrate diverse external R&D projects. Using a sample of SMEs in Kore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e find the following results. First, competence specialization positively moderates the effect of external R&D on SMEs’ innovative performance. Second, the positive moderating effect of competence specialization diminishes as the share of external R&D increases. Thir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ompetence specialization differs across industries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market dominance by a few large firms (i.e., market concentration) and the novelty of technologies pursued by SMEs in each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