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9篇
财政金融   105篇
工业经济   68篇
计划管理   346篇
经济学   345篇
综合类   386篇
运输经济   29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221篇
农业经济   137篇
经济概况   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establishments in China and reveals that such facilities are overly concentrated in Shanghai and Beijing, the two first- tier cities. We argue that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of R&D in Shanghai and Beijing is more intense than what can be expected based on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and general economic activities.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is also greater than what is observed in more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cannot be convincingly explained by the conventional, rational choice model that relies mostly upon factors such as market size, labour costs and infrastructure, among others.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site location decisions are also the product of imitative behaviours among decision makers faced with uncertainties and multiple risks, particularly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such as China's. We further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for second-tier cities in competition for foreign R&D investment, suggesting that these cities should aggressively market their cities to foreign investor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erceived risks undermining their ability to attract R&D. We also speculate that as foreign investors become more knowledgeable about the rest of China, more companies will begin to establish R&D facilities in such second-tier cities.  相似文献   
282.
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监督价值的重要环节。当前,问题资金追缴难、责任主体问责难、避免屡审屡犯难、审计成果运用难等审计整改难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强、公共财政建设滞后、法律法规不完善和执法手段运用不足、部门协调配合不充分等。应采取落实法律、法规规定,增强审计监督权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审计整改奠定良好基础;建立完善审计公开制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督促整改合力;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提升审计整改层次和水平,有效提高审计整改效果。  相似文献   
283.
焦点小组访谈法与QQ聊天工具相结合,既发挥了焦点小组访谈法的讨论功能,又实现了异地访谈,节约了调查成本,避免了面谈顾虑。将创新后的焦点小组访谈法用于大学生网络自助游市场的研究,通过调查14名在校大学生,分析他们对现在网络自助游市场的看法,探索其在旅游信息方面的深层需求。研究发现,大学生认为民间旅游网站优于官方网站,且旅游安全是选择考虑的首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当地民俗、历史文化、费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4.
冯照桢  温军 《财贸研究》2013,24(2):129-137
以2004—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为样本,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减轻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现象影响显著,并存在着"U"型的关系,即随着机构持股比例的上升,其对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弱;民营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强于国有企业;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与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即证券投资基金和险资能够有效地抑制关联交易,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几乎对关联交易不存在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85.
王小华  温涛  宜文 《财贸研究》2013,24(2):1-11
基于国家干预的凯恩斯 AD - AS 视角,主要对财政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采用 1952—2010 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 1) 长期内,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张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关键性因素; 而中央财政支出的扩张却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冲击则并不显著; 除此之外,通货膨胀还受到消费者预期、人民币汇率、职工工资水平和原材料购进价格的正向影响。(2) 短期内,无论是中央抑或是地方财政支出都能对通货膨胀产生负向的冲击作用; 然而,货币供应量( M0、M1、M2) 却对通货膨胀起到了明显的助推作用,且 M0与通货膨胀具有双向的 Granger 因果关系。( 3) 新时期,财政货币当局不仅需要高度关注高通胀惯性对政策效果的影响,尤其应注重财政货币政策的多重目标分解、梳理及协调配合,而且要处理好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之间困难而复杂的关系,寻求三者之间的有效"平衡点"。  相似文献   
286.
李波  温德成 《财贸研究》2013,24(2):20-28
网络购物中商品质量问题发生机理源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该问题,网络购物网站、政府、第三方中介机构等相关方采取在线信誉机制、信息传递手段、社会信用体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保证等展开了对网络购物中商品质量的监管。目前,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仍不够专门和深入,针对中国式背景下的网络购物商品质量,未来的研究可集中在网络购物中的商品质量影响因素、质量评价和质量监管上。  相似文献   
287.
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通过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05年面板数据,对FDI与外贸的环境污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外贸易与FDI整体上都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其中,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出口与FDI加剧了中国环境污染;进口贸易可抑制环境污染,但作用比较小;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环境污染的双重功能.本文的政策建议是,调整出口与引资政策,发展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288.
人民币汇率预测及方法选择——基于ARIMA与GARCH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已影响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正确分析与预测汇价及其波动对各经济主体金融政策与投融资决策的制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国内外学者较为认同的ARIMA和GARCH模型对人民币美元汇率建模,并对其预测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预测中,GARCH模型预测相对ARIMA模型更优。  相似文献   
289.
汽车共享消费的发展模式及社会经济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私人拥有为基础的汽车普及消费既是一种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生活方式,又是一种非可持续性消费模式.汽车普及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且造成极大的环境危害.要解决汽车消费的两难问题,除了制造技术的创新外,还必须进行消费模式的创新.汽车共享作为一种创新型交通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在我国更具有推广应用前景.本文对汽车共享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对其社会经济特性和发展模式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90.
从冶炼废液中回收铼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铼的分离富集方法的现状分析,选定离子交换法和溶剂萃取法对铜冶炼废液中铼进行回收,试验表明这两种方法对铼的回收都有效,且工艺指标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