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凌云 《新财富》2007,(1):92-98
在各个领域,专业化正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大公司所未填补的空白处,众多中小企业在细分市场上显示了巨大的创造力,各种崭新的商业模式不断爆发,从而不断夯实经济的每个细节,中国经济也因此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过渡。大企业固然可敬,而正是创造崭新商业模式的众多中小企业,才是中国经济巨大活力真正的代言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2.
创始人的高度控股地位奠定了“福耀玻璃”的成长基础——不断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使资本投人的现金回报最大,目前,它是上海股市中惟一派息大过股票融资的上市公司。在发展早期,福耀就抑制了多元化冲动,专注主业,做强做大;近年.为提高抗周期波动的能力、降低成本,福耀加紧在国内外市场的拓展,并向上下游一体化扩张其毛利率有望维持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73.
74.
本文从企业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针对风险投资企业与传统企业在资源配置目的、主体等几个方面的差异,分析风险投资企业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独特性,对风险投资高收益本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75.
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对我国煤矿生产安全各相关者在生产安全监管中的收益、损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函数,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各相关者在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合作与博弈行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和矿工监管收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在监管行为上博弈,监管博弈过程实质上就是监管利益再分配过程,如何调整监管利益再分配是提高监管效率的关键。本文最后对我国煤矿生产安全及监管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我国小煤矿事故多发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煤矿是我国煤炭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产能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3多,为解决我国能源供给紧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小煤矿也解决了偏远农村居民就业、生活和扶贫等问题,为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小煤矿安全投入不足,生产事故多发等问题,也制约了小煤矿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小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能为小煤矿改善安全生产现状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7.
刘凌云 《新财富》2008,(9):112-118
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尽捐家财的举动,引领了全球富人新一轮的行善潮流。近年,国内企业也纷纷设立非公募基金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过,散财有道也是一门学问。如同任何一间掌握巨资的机构,基金会存在保值增值的问题。不少基金会委托专业公司理财,其投资组合一般包括稳健的债券、股票等,不过也有Google、eBay等机构从事更为进取的PE投资,这也加大了对投资专家的需求。  相似文献   
78.
刘凌云 《化工管理》2022,(19):12-14
作为现代煤化工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煤制油是中国石化能源补充或未来石化能源替代战略储备,在富煤少油的背景下,且随着煤制油工艺技术的日益成熟,中国煤制油产业发展却遭遇严重的障碍。文章论述目前中国煤制油产业发展现状,原因分析及对未来煤制油产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9.
服务企业营销质量评价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服务企业蓬勃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由于服务企业不同于生产企业,它集劳务生产,分配,销售于一身,所提供的产品虽能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需要,但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无形的劳务产品,具有不可贮存,时效性等多种特点,因而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服务营销显得至关重要。提高服务营销质量与动作水平则是服务营销取得成功,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一、服务营销质量与顾客满意、营销组合的关系过去的许多服务企业虽然也重视营销质量,但大部分都依照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程序来控制营销质量,各种营销手段也不…  相似文献   
80.
关于"西部高科技产业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由于人才、资金、制度体系和法律环境等的问题存在,并不完全适合发展新型高科技产业。因此,西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摒弃“西部新兴高科技产业论”的观点,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逐步升级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不仅不相冲突,而且是最终走向高科技产业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