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6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53篇 |
工业经济 | 5篇 |
计划管理 | 47篇 |
经济学 | 52篇 |
综合类 | 4篇 |
旅游经济 | 1篇 |
贸易经济 | 42篇 |
农业经济 | 6篇 |
经济概况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回调2007年下半年就已经显现,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加剧了这一轮下滑的趋势和深度。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经济就已经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周期性、结构性调整相互叠加,加大了我国经济下滑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2.
2011年经济形势和2012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物价上涨和结构调整压力并存,经济金 相似文献
123.
中国推进城市化要以提升城市化质量为战略方向,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为战略重点,以体制创新为战略保障,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4.
王一鸣 《山东工商行政管理》2002,(10):42-43
当今世界,以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为重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相互支撑和驱动,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趋势。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作为新兴的先进生产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十五”计划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全国各地、各行业也出现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高潮, 相似文献
125.
中联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课题组成员:谢华平、王一呜)于2010年6月份远赴江西省修水县、安徽省长丰县与天长市、浙江省台州市和四川省郫县等地进行关于农村金融的调研。调研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创新做法。根据调研情况,我们重点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政策建议,以供讨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126.
本文在经济下行周期的背景下,从行业组合的视角探讨商业银行如何根据国家政策及自身战略积极布局信贷资产,从被动调控向主动管理转变,实现收益、风险及资本的优化.本文提出两个优化模型——基于最优增长率的均值方差基准模型和专家判断的主动配置模型,通过加入风险相关性、风险容忍度、经济资本等约束,为银行在不同风险偏好下积极配置资产提... 相似文献
127.
<正>一、问题的提出物流产业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流通是农业实践及理论中一直探讨的核心问题,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深化农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基于深入农村田野的调查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应该发挥和提升合作食融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建立商业银行与合作金融合柞机制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提倡加强农村金融组织的竞争与协作,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和豫务创新,以消除信贷供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9.
建立以土地供给引导和约束需求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以土地供给引导和约束需求的机制王一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建设和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而言,土地需求急剧膨胀,土地供需严重失衡,特别是占用的耕地越来越多,出现了耕地面积锐减的现象,这种情况已影响到粮食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30.
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作为“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之一,对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