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1篇
工业经济   13篇
计划管理   19篇
经济学   25篇
综合类   6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So far overlooked by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thics literature, we introduce, characterize, and normatively analyze the use of affective ties and networks in South Korea from an ethical point of view. Whereas the ethics of using Guanxi in China has been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Korean informal networks remain difficult to manage for firms in South Korea due to the absence of existing academic debate and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n this study, we concentrate mainly 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foreign firms will and can use affective ties in Korea. The informal social network forms are classified and contrast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ethical approaches used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thics (relativism, universalism, and social contract theory) to assess which categories can be regarded as ethical or unethical. Finally, foreign firms are advised how to cope with and use different affective network types. Although the nature of affective ties and networks in Korea differs from that found for instance in China (Guanxi),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lusion of prior research, we recommend particularistic analysis and decision making regarding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to conclude affective ties and networks and when to opt out. We conclude that foreign firms in Korea should invest in establishing Inmaek, refrain from engaging in Yonjul, and support host country nationals’ Yongo ties. Moreover, it is suggested that foreign firms should find ways to monitor and manage informal ties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72.
吕梦  王兵  苏文兵 《会计研究》2021,(1):155-166
本文以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总监任期重叠为视角,采用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两者任期重叠时间长短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和审计总监的任期重叠时间越长,公司盈余质量越高;并且,这一正向关系在审计委员会信息获取成本和公司股权制衡度越高时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特征、审计总监的财务专长和内部审计部门权威性以及外部审计任期和行业专长对两者关系的影响不显著,但审计总监在内部审计部门工作年限对两者关系则有显著增量影响,且签字会计师变更会削弱任期重叠的的正面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公司内部治理机构之间相互长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如何完善内部治理和监督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3.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website features (i.e. informativeness, design, and interactivity),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user’s intention to seek and use travel information provided on destination marketing organization (DMO) websites. It incorporate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personality into those relationships. Respondents (= 433) were asked to visit and explore a DMO website and then to respond as if they were planning to travel to the dest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ee website features relate positively to flow experience and that flow experience contributes to behavioral intention. This study also finds that personality moderates the link between web features (informativeness and interactivity) and flow experience, the implications of which are discuss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相似文献   
74.
75.
Utilizing a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this study attempts to provide improved knowledge regarding how golf tourists arrive at complex trade-offs between different golfing constraints and resort to diverse negotiation strategies to attenuate the effect of those constraining factors. With a study sample of Korean golf tourists, we find that respondents place distinctive weights on several golf course attributes representing various types of golfing constraints to attain the greatest enjoyment. Among a range of barriers to golf trip participation, golf tourists place the highest importance on structural constraints associated with limited personal time resources and inadequate access to golf courses. The study results substantiate golf tourists’ heterogeneous preferences for negotiation strategies, which are dependent upon their levels of golf specialization. Multiple management suggestions are developed to help golf course professionals adapt to the gradually challeng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76.
[目的]揭示不同信任水平消费者在有机食品消费行为上的差异及其内在逻辑,从而为有效破解有机食品市场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文章以价值感知和食品安全意识为中介调节变量,构建信任影响消费行为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全国1 113位城市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O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信任水平正向影响居民有机食品消费行为和价值感知,价值感知在信任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同时,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在信任与价值感知之间起调节作用,从而价值感知对信任与消费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也会受到食品安全意识的调节,即产生了被调节的中介效应。[结论]信任是决定消费者有机食品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信任缺失会限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利用有效的信号揭示和传递机制能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增进消费者信任,从而促进有机食品消费市场发展。与消费者信任相比,价值感知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更为直接的因素,不同消费者信任水平导致的购买行为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影响消费者价值感知实现的。因此,提供差别化的产品与服务、加强消费者的良性社交互动,普及和传播食品安全知识,有效提升消费者的价值感知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识,都有利于有机食品市场培育。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研究中部地区农村教育水平及其不同层次对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为中部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ys-GMM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部地区农村教育水平提高拉大了农民收入差距,其中农村初等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农民收入差距缩小,农村中等教育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提高拉大了农民收入差距,但随着农村这两类教育进一步发展,农民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将会优化,这两类教育将有可能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分地区类型,相对地级市和县级市地区,中部省会地区农村教育水平对农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较大,3类地区农村初等教育水平提高均有助于农民收入差距缩小,3类地区农村中等教育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提高均拉大了农民收入差距,其中省会地区农村高等教育水平对农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更大,地级市和县级市地区农村中等教育水平对农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更大。[结论]为了尽快缩小农民收入差距,中部地区尤其是地级市和县级市地区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发展农村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虽然短期内会扩大当地农民收入差距,但长期农村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会提高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群体的非农业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其他收入,优化当地农民收入结构,进而缩小农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8.
[目的]立足要素管理视角,解构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内涵、逻辑关联及框架体系,明确自然资源管理创新的着力点、功能定位和重点任务。[方法]综合运用系统论、地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采取“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科学思维范式和“问题—目标—空间—工程—支撑—模式”逻辑主线,进行要素、结构、功能和对策分析。[结果](1)从空间治理角度,正确处理人、地、产、钱4核心要素关系,优化重构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任务; (2)从工程保障角度,聚力推进“产业融合提升工程”等五大重点工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 (3)从要素支撑角度,充分彰显自然资源的资源、资产、资本与生态多元属性,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资源安全保障、产权安全保障、生态安全保障、能源安全保障是自然资源管理创新的基本功能定位。[结论]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三大目标上,做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推进自然资源(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开展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与修复、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建立城乡一体化要素市场体系、创新差别化高效化资源分类管理模式是乡村振兴与自然资源管理协同创新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79.
我国耕地非农化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梳理我国耕地非农化的研究进展,研判现有研究成效及不足,并结合新时代耕地非农化的诉求,厘定未来研究导向和重点,为增强耕地非农化成果精准性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该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对比分析法总结我国耕地非农化的研究及发展趋势。[结果](1)从研究内容上看,我国耕地非农化研究内容丰富,耕地非农化发展现状主要涉及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发展异质性显著; 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较为明显,但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 驱动力及驱动机制对耕地非农化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耕地非农化体制机制、技术层面的调控因地区性发展差异而有所不同; 研究多以耕地非农化的静态为主,动态性不强,对耕地非农化发展过程的控制与管控研究存在不足。(2)从研究尺度上看,我国耕地非农化研究集中在以全国和省市域为主的宏观地域上,对全国以及各省份及其内部范畴的耕地非农化做出研究分析,该尺度范围内耕地非农化发展大体呈不均衡态势,而目前我国对于微观层面上的研究相对较少。(3)从研究方法上看,学者们多以定性方法为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问题,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研究耕地非农化的驱动机制,并结合遥感与GIS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但多目标、多学科综合集成的智能体技术应用较少。[结论]创新耕地非农化的研究方法,构建智能决策模型; 加强耕地非农化过程管控研究,提高实时监控力度与吻合度; 厘清微观主体的行为特征,完善多尺度、多层次结构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研究农村教育结构对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为中部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发展政策提供建议。[方法]基于动态面板数据,利用Sys GMM法克服内生性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中部地区农村初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提高了农民农业收入占比,降低了农民非农业收入占比以及其他收入占比,不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 农村中等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均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占比提高,但有利于农民非农业收入占比以及其他收入占比提高,有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其中农村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占比,但与农村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作用相比,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的优化作用仍然较大; 分地区看,对于省会地区、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其中省会地区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作用最大,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的优化作用最大。[结论]中部地区为了优化农民收入结构,需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中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省会地区要侧重提高农村人口中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而言,则需侧重提高农村人口中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但均需注意农村人口教育程度提高对农业收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