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商事制度创新:兼论商事制度变迁中的文化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事制度的变迁与人类文化的演进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文化在人类活动中产生,又通过人的价值观、习俗和道德等制约着人的商事行为。商事制度的演化受到文化的直接的非正式约束和间接的强制性约束。受知识和能力的限制,文化约束下的商事制度变迁可能是进步的,也可能是退步的。近代商事制度的形成与人的理性商事观、商事精神、契约文化和信用观念密切相关。在商事制度发展的初始阶段,要特别注重运用先进的商文化引导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随着区域创新研究的兴起,我国许多地区和城市都在着手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以企求通过创新求得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和快速发展。影响甘肃商事制度创新的因素有:市场规模;技术水平;对新制度潜在收益和成本的预期;政府对商事活动的影响程度。商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政府职能需要彻底地转变;市场运行不规范、交易秩序混乱的局面亟待扭转;市场需要合理的规则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常倩 《价值工程》2010,29(31):303-304
两汉时期的羌乱给汉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灾祸,是促使东汉灭亡的因素之一。除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使河湟各羌落凝聚起来反对汉王朝对羌民的歧视和苛政外,其本身存在已久的种姓家支制度亦使河湟羌落间始终有种潜在的联系,也正是这种制度使得徙入塞内上百年的羌人仍与塞外的羌落间有着相同的认知,促进羌落间的聚合。因此种姓家支制度是种潜在的凝聚机制。汉王朝亦认识到羌人家支制度对其统治产生的威胁,也有意识的予以破坏。  相似文献   
4.
常倩 《时代金融》2013,(21):263-264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也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提升信贷资本提供者对信贷资本安全回流的信心可以解决信贷资金供应的相对不足,金融市场细分和金融领域的深度社会分工可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和"价格歧视",而培育成熟的资本市场则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5.
<正>加快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和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提出并实施系列战略思路和政策举措,奠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四梁八柱”。在政策驱动和市场拉动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初现成效,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一.借贷记账规则与“单腿”会计分录 借贷记账法是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记账方法,它要求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以借贷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记录其所代表的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意味着每笔经济业务所编制的会计分录都必须使用到“借”和“贷”两个记账方向,并且借方与贷...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参差不齐的经济形态制约着整个商事交易的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西部地区商事交易的现状和优势,提出解决商事交易安全的方法在于为商主体的商事交易活动提供合理的信息来源,同时合理的预见和有效地规避商事交易风险的存在,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市场交易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区域创新研究的兴起,我国许多地区和城市都在着手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以企求通过创新求得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和快速发展。影响甘肃商事制度创新的因素有:市场规模;技术水平;对新制度潜在收益和成本的预期;政府对商事活动的影响程度。商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市场运行、扭转交易秩序混乱的局面;制定合理的规则,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化力的作用日益突现。商文化是人类在商事交易过程中所铸就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人们在商行为进行过程中的思想、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西部地区地处内陆,民族关系盘根错节,人为理络较为错杂,在漫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过去几年整个保险行业高速发展,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都实现了"量"的跨越,但"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清晰设定盈利、风险与资本的平衡关系,如何确保公司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守住风险底线,保证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和限额与战略保持一致,将风险偏好及容忍度传导至日常管理和决策中,降低风险,减少盈利的波动性,提高风险资本回报水平,并最终实现公司与股东价值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整个行业深思、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