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226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巍峨、秀美的巴山蜀水孕育出独特博大的蜀文化,美轮美奂的蜀文化塑造出的灿烂若星汉的元勋贤哲.每旅川地,都使人享受到浓郁的"蜀文化的大餐",受到文化的陶冶,受人民风的感染,享受到粮食人的盛情和旅途的快乐.  相似文献   
42.
一、粮改取得宝贵经验和显著的成绩从世纪之交以来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经8年。概括起来,中国8年粮改提供了如下宝贵启示:一是坚持粮食市场化取向不后退,即使有时快一点,有时慢一点,但大方向坚定不移;二是坚持逐步创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流通新体制的总目标不转移,始终如一;三是坚持保护农民利益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的核心不动摇,忠实“以民为本”;四是坚持宏观调控、促进粮食产能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不放松;五是坚持稳定市场、稳定价格、保证供应、安定社会的政策不改变;六是坚持粮食、农业、财政…  相似文献   
43.
(一)2004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健康推进,局面不断转变创新。其一,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在粮食主销区和主产区先后放开市场后,如今全国31个省、市、区(其中:主产区13个省、区;主销区8个省、市;基本平衡区10个省、市、区)已经全面放开了粮食市场,促进形成了粮食购销多主体、粮食流通多渠道、粮食企业多成分、粮食经营多形式、粮食流通多元化的新格局。中国的主要粮食品种平稳地完成了由政策性收购向市场化的过渡。其二,粮企转制形式多元化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稳妥解决“老人、老粮、老帐”问题。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加…  相似文献   
44.
近来,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粮食收支平衡后的剩余是“粮食过剩”或“相对过剩”。从这种基本估计出发,有的提出要降低粮食产量,有的提出“要采用政府补贴农民实行休耕的措施”,有的地方甚至怀疑抓农业的方向是否错了,等等。所有这些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农业是基础的观点是不是已过时?粮食生产还需不需要抓紧?这是我国当前农业决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5.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然而,近来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小康”实现。 农村改革的前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最快的5年。从1980年到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15.10%。接着出现农业徘徊而农民收入仍然增长时期,从1985年到1988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仍保持4%。  相似文献   
46.
诱致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数年徘徊的缘由有多种.然而,基本的一条是削弱了农业和粮食的"两基础"地位.目前,能否有效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粮食基础的基础地位,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前途,关系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优化产业结构、稳定国民经济、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加强农业和粮食"两基础"地位需要开辟新路中国农业最深厚的动力蕴藏在几亿农民之中.他们是积极还是消极,攸关农业兴衰.开辟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能持久激励农民释放出最大能量的农业发展道路,就获得了强化农  相似文献   
47.
截止1983年上半年统计,全国饲养“两户”已达400万以上。据有关方面预测,到本世纪末,农村饲养“两户”将发展到2,000万。“两户”的增多,迫切要求提供数最充足、质量优良、价格低廉的饲料。但是,农村分散,距离饲料加工厂路途远,加之饲料体积大而  相似文献   
48.
粮食,其品种之多,产量之大,种植之广,历史之久,在各种农产品中堪称是最重要的一种产品。粮食,不仅是人们最基本的食物,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还是畜牧业饲料的来源。因此,它在稳定市场,稳定物价,安定人心,和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都具有重大作用。所以,陈云同志指出。“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  相似文献   
49.
早在1979年,我曾对刘振邦同志的农业发展"以畜牧为主"和食物结构"以肉奶为主"的主张提出商榷.那时我曾坦率直言:在中国的国情下,前者"是照搬西欧,此路不通",后者"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近读3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粮食基础说质疑》一文,觉得文中提出的明确否定粮食基础地位的"迂回道路",不过是前几年的"以畜牧为主"主张的翻版.在我国农业和粮食的基础产业已受到严重忽视、连续4年徘徊的时候,能否尽快在理论上重新认识、在实践上有效强化农业和粮食的"两基础"地位,关系到治理经  相似文献   
50.
论国家粮食储备和粮食价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村分散、运距遥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该树立适度粮食储备观。它的主要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粮食储备既不可过量、多多益善,把财富变成包袱;另一方面粮食储备又不可不足、越少越好,导致不能满足需要。也就是说,粮食储备规模和储备结构应该保持适度。从中国国情出发,国家粮食储备的安全线应该适当高于FA0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具体说,中国粮食储备的规模应维持在相当于当年全国粮食消费量25%~30%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