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6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当前有关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异中的个体差异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利用TOPSIS方法,选取GDP、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等10项综合经济指标,测度了中国31个省市在1997-2007年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并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以揭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较大,表现为省际差异、东部与中西部的地带间差异以及东部地带内差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模式存在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研究很多,而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特别是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则较少.文章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29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1978-2007年度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分析其时空变化趋势,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类型进行划分并提出实现效率的策略,最后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四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呈倒U型变化趋势;省际间效率差异及东-西部与东-中-西部的地带间效率差异较大;四个因素对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影响迥异,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升发展效率,实现经济高效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物流业在推动中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行业之一。基于长江经济带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根据IPCC所提供的估算方法,估算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在2010—2019年间物流业的碳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脱钩模型分析了11个省份物流业碳排放的脱钩状态,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2010—2019年间,长江经济带11个省物流业和物流业产值都呈现增长趋势,省份之间脱钩状态具有明显差异,大多省份在最终呈现弱脱钩状态;影响因素中,物流规模、能源结构、城镇化水平、科技水平对长江经济带整体物流业碳排放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和碳排放效率有负向影响,但是对长江上中下游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具体可以通过完善长江经济带物流碳减排政策制度、调整能源结构、推动新能源在物流行业的使用等低碳路径,达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