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7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清洁发展机制(CDM)及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都是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活机制,在这两个机制下都可以利用非排放控制企业/区域实现的符合要求的减排量抵消控排企业/区域的等量排放量,实现以最高的成本效率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管从机制的设计方面,还是从其实施方面来看,二者具有很多相似性。2012年后由于《京都议定书》履约期的持续性问题,CDM的发展几乎停滞,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也已经实施了多年,而且国家碳市场正在建立中,国家碳市场建立后如何实施仍未确定,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是否会与CDM具有一样的命运?文章将对两机制的相似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从2015年进入建设筹备阶段.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明确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开展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2019—2020年全国碳排...  相似文献   
23.
<正>一、研究背景2011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了"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为逐步建立起碳排放交易市场,首先需要建设和完善企业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体系,特别是在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电解铝等有色金属行业是中国的能耗大户,涉及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等多类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因此必将成为未来碳排放交易的重要参与行业。  相似文献   
24.
核电厂的系统设计使用了大量的不锈钢管道,通过不同的焊接接头形式进行管道与管道、管道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安装。其中不锈钢管道对接焊缝实施难度高,对现场焊接条件要求极为严格,焊接人员需具有高超的技能水平,焊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核电厂的运行质量。以奥氏体不锈钢为例,通过梳理不锈钢对接焊缝易出现的典型技术难点,结合在役核电厂焊接作业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已在多个核电机组的大修现场成功应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正>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北京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8%,这个目标简称为碳强度控制目标。因此,对源自能源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进行定量化的计算和分析,是研究北京市碳强度控制目标实现情况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一、北京市能源活动分类及二氧化碳排放机理  相似文献   
26.
<正>海南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增加值和能耗都有着较快速的增长。一、能源消费制造业是海南省的主要耗能部门之一,2005年至2012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能耗约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35-40%。"十一五"期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能耗年均增速为8.1%;"十二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7.9%;2012年与2005年相比,制造  相似文献   
27.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方法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基准线情景识别、额外性论证、减排量计算方法和监测方法等。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已有5个CDM项目方法学获得联合国的批准。文章分析了这些方法学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在我国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对方法学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8.
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在我国工业节能领域,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讨论较多的是金融危机所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例如钢铁、电力等行业开工不足,不能满负荷生产,导致生产设备的运行偏离设计工况,能源利用效率有所下降;有的工业企业把“求生存”放在首位,停止或推迟了一些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更加谨慎,企业节能项目融资的难度也有所增加。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