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引入环境所有权概念,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了贸易结构变迁与相应的污染分布和转移,旨在揭示大国污染效应、工业化路径的环境效应、贸易结构变迁的环境所有权因素以及环保政策失效的原因。研究推导出不同国家间环境所有权模糊程度和交易效率变化对贸易结构变迁与污染分布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命题可用于解释现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12.
初识《资治通鉴》 谈到《资治通鉴》,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中等身材,微笑寡语的中年男子的身影——郑长銮老师,我人生旅程的第二个贵人. 1973年初,我在太原西山四中高一第二学期转到郑长銮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郑老师时年30多岁,原籍福建,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辗转来到偏僻的官地矿子弟中学任教.因为他的福建普通话生涩难懂,课下常被一些调皮男生模仿,而我却觉得他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对他十分尊重.郑老师也越来越喜欢我这个爱看书的学生,特别是在我获得全校散文征文第一名后,破例让我担任班级双学习委员之一,并把他的藏书悄悄对我开放.  相似文献   
13.
传统理论认为贸易自由化会促进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但我国加入W TO后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文章基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利用我国加入W TO前后美国对我国产品进行关税调整这一自然实验,通过倍差法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会拉低我国的出口产品质量,且这一结论在改变质量测度方法、控制成本效应以及使用不同的产品属性、贸易对象和样本的情况下依然稳健;(2)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主要是通过广延边际上的质量调整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总体质量,即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幅度越大的产品中,有越多的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3)在集约边际上,存续企业并未针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做出及时的产品质量调整,从而无法改变我国的产品质量在短期内下降的趋势。文章为我国如何在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中国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贸易开放对我国国内行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市场竞争与国际贸易是影响我国制造行业成本加成的重要因素。进口贸易在高竞争性行业对成本加成具有正向的促进效应,而在低竞争性行业具有相反的效应;出口贸易对国内行业的成本加成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5.
对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各国关注的新焦点,作者通过分析产品价格剪刀差、“环境倾销”、垃圾贸易等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几个问题,阐明在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和狭隘民族利己主义观念影响下,贸易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费联系起来,加剧地球自然环境的污染,必须扭转这种状况才能保障各国平等的发展机会的权利,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作为参与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依托着廉价劳动力和巨大国内市场的双重优势,与其他国家实现一定程度的错位发展;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品形成我国出口的一项长期优势,减少贸易摩擦,提高出口效益。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最主要的贸易国和“世界加工工厂”的中国,商品贸易已成为影响国内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2002年、2005年及2007年我国21个贸易产业部门出口商品中的内涵碳排进行测算,继而利用投入产出偏差模型将我国2002~2005年及2005~2007年间出口商品中的内涵碳排变化进行因素分解。结...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强的行政化特征,创新合作以直接技术转移等援助型方式展开,那么,区域内进口贸易能否充实“一带一路”建设实质内容、转变合作方式、提高创新研发整体水平?研究发现,区域内国家创新研发水平是非对称的,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对提高区域整体创新研发水平作出了贡献,扩大进口的贸易政策是国家创新研发的正向激励,但需要提供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进口中间品、最终品提高了进口国创新研发强度,进口最终品缩小了两国之间创新研发差距,这有利于提高区域内创新研发整体水平;进口贸易可以通过要素禀赋结构调整效应、技术溢出效应、质量提升效应影响创新研发,其中技术溢出效应是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GP指数的基础上,引入执法力度,对中国各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测算;将知识产权保护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基于技术溢出视角,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作用于不同途径的技术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同影响。其中,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影响;而西部地区由于以模仿创新和要素投入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各种途径的技术溢出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20.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地区差距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成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开放度提高,表现为外贸规模迅速扩大和外商直接投资大量增加、二是经济高速增长,22年间达到年均9.6%的增长速度;三是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相对差距不断扩大。那么,这些特点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联系,特别是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扩大有何影响,自然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