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58篇
经济学   30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知识工作者的离职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组织承诺是当代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能较好地预测员工的离职行为。分析知识工作者的组织承诺特点 ,探讨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2.
共享心智模式——软件开发团队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享心智模式是指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的知识结构,它使得团队成员能对团队作业形成正确的解释和预期,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团队作业和其他团队成员的需求。本文根据软件开发团队这一群体的独特性,分析了共享心智模式的概念及其在成功的软件开发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提出了几种重要的促使软件开发团队成员形成共享心智模式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3.
变革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彻底改革原有的管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问题,本文就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文化冰点提出了成功变革企业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4.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探讨了员工、组织、社会三个层次的因素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的结果,就如何有效控制员工的离职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5.
为进一步回应创新驱动背景下企业激发创新活力的现实需要,提出建言文化的初步概念,认为建言文化建设能够最大程度聚集员工智慧以改善中国企业员工沉默并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是开放性创新组织建设实践的有力尝试。首先,对建言文化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并依据企业文化结构理论构建建言文化三层次结构模型。其次,明确传统性和现代性交织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建设建言文化面临的文化制约以及实践基础。最后,遵循PDCA循环法则提出企业建言文化创建流程和路径构想,以期为中国企业管理者构建开放的文化,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充分利用员工智慧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6.
我国开放会计市场,为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大量涌入,以及会计服务市场的国际化,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会计师事务所与一般企业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组织。  相似文献   
127.
柳士顺  凌文辁 《生产力研究》2007,(2):120-121,131
我国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作用的认知既具有一致性又存在差异化。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作用的认知与他(她)们的年龄和性别以及所处的地区和所在的产业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他(她)们对企业文化作用的认知差异与其学历、所在企业的规模和经济类型之间显著相关。要提高他(她)们对企业文化作用的认知水平,一是要提高他(她)们的理论素养,二是要运用体制的规范作用来促进。  相似文献   
128.
喻自觉  凌文辁 《商业时代》2007,(8):53-53,57
本文在回顾团队心智模型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团队心智模型的概念、特点及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着重探讨了塑造团队心智模型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9.
论组织战略与组织环境的协同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环境与组织战略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组织环境的三个维度与组织战略的三种类型不仅存在静态的匹配关系,而且还随时间的推移共同发生变化,两者之间的协同演进决定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0.
面试作伪行为及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试作伪行为是求职者对面试提问回答的不真实反应,是影响面试效度的重要因素。文章从面试作伪行为的界定出发,重点介绍了面试作伪行为的分类以及控制防范策略。面试作伪行为可分为轻微形象创造、深度形象创造、形象保护、刻意讨好四类,面试作伪行为的控制可从事前控制与事后识别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