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的就业造成严重的困难.我们要多管齐下,应对我国就业危机:兼顾"保增长"与"保就业"两个目标,实现以扩大就业为目的的经济增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统筹城乡就业,破解二元难题等等.  相似文献   
32.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从事’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各司其职,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的行业。在当今社会,林业作为陆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环境建设中居首要的位置,因此,作为与此相关的林业核算体系也显得尤为重要。从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将执行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行业会计制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对规范林业企业会计核算,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33.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是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的舞台 ,是人类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源的源泉。人的自然生物本质决定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音污染、垃圾围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异常、温室效应等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 ,如今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于是人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愈来愈关心 ,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欣赏和体验生态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 ,探讨生态美的审美特征和价值 ,进而保护和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显得越来越有现实意义。生…  相似文献   
34.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十月十八日,第二届上海商业地产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海美丽园龙都大酒店隆重开幕,到会嘉宾有上海商学院院长、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方名山,上海大学副校长、上海市工商联副会长唐豪,上海市购物中心协会会长张国忠,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陈信康,上海社会科学院商业研究中心主任朱连庆,著名商业地产专家姜新国和陈  相似文献   
35.
文化产业具有产品附加值高和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还可以创造巨大的利润。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云南省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本文结合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针对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从金融支持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6.
最近,几位参观了我局税史馆的企业老板和会计,主动到办公室对我说:“刘编辑,你的《金税快讯》怎么不办了?以前,我们每期都仔细看,上面有最新法规、政策解读,还有税收筹划、供求信息。《金税快讯》给我们帮了不少忙,不办真可惜。”我回答说:“时代在进步,互联网通信息,《金税快讯》的内容在我们税务局的网站上随时可取。”  相似文献   
37.
关于观光农园审美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的今天,观光农园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吸引着大量的都市游客。但是观光农园缺乏审美价值,不能给人们提供独特的审美服务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观光农园应着力保护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为人们提供娱情畅神的审美对象和体验自然美的娱乐休闲场所,大力开展综合审美服务。唯有如此,才能使观光农园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8.
39.
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能够保障企业管理部门及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防患于未然。同时,当国有企业的资产受到损害时,能够通过纪检监察工作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形成警戒作用。无论从经济学和政治学哪个角度讲,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是和企业的性质,企业的改革和企业的经营目的相一致的,说到底,国有企业最简单的定义和最明确的任务,就是国家所有,是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组织。本文结合目前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纪检监察工作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做出了探析。  相似文献   
40.
2010年河北省提出打造五大文化品牌,近两年五大文化品牌的传播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五大文化品牌的传播还处于起步造势阶段,生产者制作的精品力作欠缺,传播渠道与方式不够多样化,文化品牌的支撑力不够强大。进一步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响五大文化品牌,应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推出精品力作,联合多种媒体作战,拓展传播范围,积极组织阐释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