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作为一种发展迅速的新兴业态,旅游点评网对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对旅游点评网的点评模式及其在旅游供应链中角色和作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实中的情况,指出了旅游点评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众多问题,如冷门对象点评数量不足、推荐系统和评价系统不够完善、盈利模式创新与网站独立性原则相悖、核心资源缺乏保护途径等,并就旅游点评网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到访旅游者网络口碑传播对目的地形象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该研究基于旅游者权力理论,将旅游者视为与DMO一样的能动主体,对应DMO投射形象提出了旅游者投射形象的概念,进而将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的认知过程从原有的单一个体模型拓展到时间阶段和影响主体更为完整的群体网络状模型。研究进一步通过比较到访旅游者和DMO传播对潜在旅游者引致形象形成过程的影响力,提出当旅游者投射形象比DMO投射形象被更多的旅游者所接受时,就会发生品牌劫持现象。文章结合普洛格(Plog)提出的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此种情况之下目的地形象异化的演进过程,并为目的地营销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于同一目的地,不同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往往存在差异,因此,满意-绩效研究中应充分考虑旅游者异质性特征的影响.文章突破了传统的满意度均值和方差指标的局限,借助对网络游记的分析,创造性地构建了同质化满意与异质化满意两个新变量,更加有效地衡量了旅游者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验证了两者与目的地绩效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对中国60个旅游城市数据的分析发现:以满意度均值衡量的满意同质性对绩效的影响显著(H1),但解释力有限;以往利用满意度方差来衡量旅游者满意异质性,进而提升对目的地绩效解释力的思路(H2),由于多重共线性问题难以真正实现;构建的同质化满意与异质化满意两个新变量,不仅对目的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在传统的满意度均值-绩效模型的基础之上具有较好的增益效度(H3、H4),这为旅游者群体特征及目的地绩效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中国已跃居世界出境旅游市场第一大国地位.中国居民出境旅游消费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鲜有文献关注中国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个体差异问题.该研究以西方经典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创新性地将人口特征变量引入TPB模型,采用全国性大规模调查数据,对TPB模型在中国情境下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的基础上,重点对人口特征在行为意向与行为关系中所起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TPB模型对中国情境下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问题具有很好的解释力;(2)以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为代表的人口特征在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意向与选择行为之间起显著调节作用;(3)居民对旅游目的地态度作为人口特征影响目的地选择意向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研究不仅为中国出境旅游组团社经营出境游产品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为旅游目的地国家针对中国市场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培育大众亲环境游客对目的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学界对此的深入研究却很贫乏。立足于大众游客的环境心理特点,文章通过概念模型构建与检验,探究其亲环境行为欲望产生过程中外加驱力(地方依恋维度)和内在障碍(大众旅游价值导向维度)的互动效果。以三亚的国内大众游客为样本,经因子分析和阶层多元回归分析,文章发现:(1)大众旅游价值导向两维度中",维护旅游功能"的亲环境阻碍力度更大;(2)地方依赖和地方情感都显著预测大众游客的亲环境行为欲望,但后者的驱力和抵御调节能力都明显更强;(3)地方认同发挥亲环境驱动负效应,且这一效应在大众游客情境下易受到积极调节。文章最后汇报了研究的总结论、结论探讨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旅游目的地竞争的加剧和构建责任政府背景下“财政问责”制度的日益完善,政府旅游公共营销绩效问题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我国政府旅游公共营销巨大投入背后的绩效考评制度缺位,使得旅游公共营销支出低效使用的隐患挥之不去,构建政府旅游公共营销绩效评价理论体系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从过程视角出发,将政府公共支出过程的一般规律与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进行公共营销的专业化职能相结合,构建基于“投入-过程-产出-效益”(IPOP)逻辑的政府旅游公共营销绩效研究理论框架,并从旅游公共营销投入、过程、产出和效益四个方面分别构建多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旨在提出一套既适合国内体制特征的,又与国际接轨的政府旅游公共营销绩效研究框架,为政府旅游公共营销绩效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寻求治疗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有效疗愈手段,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回忆疗法,以过往旅游经历作为回忆内容,采用3个现场实验验证其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疗愈作用。其中,实验一检验回忆过往旅游经历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疗愈效果及作用机制;实验二进一步对比不同回忆内容的疗愈效果差异;实验三验证不同时期的旅游经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回忆过往旅游经历一方面通过提升积极情绪增强老年人当下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存在意义感增强老年人回溯幸福感,对老年心理问题具有疗愈作用。此外,相比于回忆过往生活经历,回忆过往旅游经历尤其是早年旅游经历的疗愈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不仅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探讨了旅游经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剖析了旅游对个体生命的整体意义,还证明了旅游经历在心理问题治疗领域的重要价值,为健康老龄化的实现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