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1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2003年90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农办等单位在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联合举办了“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研讨会”,会上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及先进单位的代表作了发言,现选部分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53.
根据与荷载有关的病害严重程度确定翻修时机,提出按动弯沉反算路面各结构层动模量、静弯沉反算路面各结构层静模量、路面现场取样目测和试验三种方法,判断各结构层是否需要更换.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从储蓄--投资转化的角度对东南沿海、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路径作了一个比较.分析表明,尽管三大经济圈的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以及投资效率各有差异,但相对于内地而言,充分利用自有的储蓄资源、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育水平相对较高,无疑是促成三大经济圈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55.
周国富  孙艳霞 《现代财经》2005,25(12):55-58
本文从市场化的内涵出发,选取多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各省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表明,尽管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各省区在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方面仍存在悬殊的差距。  相似文献   
56.
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国内学者关于金融效率的各种表述进行了概要的考察,并对金融效率的概念重新作了界定,认为金融效率就是一国金融资源的配置状态,具体包括微观金融效率(即金融产业本身的投入产出率)和宏观金融效率(即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两个方面.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等16个指标来反映我国的金融效率,构成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7.
基于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将人才、数据等新型创新要素与供需两端循环升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定性分析人力资本集聚与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消费”协同升级的单一效应、交互效应及异质性影响,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集聚与数字经济发展均能显著推动本地区“产业—消费”的协同升级,且人力资本集聚正向溢出效应明显,而数字经济的辐射作用却表现出空间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集聚与数字经济发展在促进“产业—消费”协同升级的过程中存在协同互补效应,但“虹吸效应”和“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要素空间配置失衡,减弱甚至抵消了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