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22篇
计划管理   83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5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唐文龙 《特区经济》2005,(7):341-342
根据中国加入WTO后的承诺,到2004年,葡萄酒的进口关税已经降到了14%(散装酒或称原酒)、10%(瓶装酒),这将从价格上直接降低国外葡萄酒品牌及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就一直在讨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以及进口关税的逐渐走低,国外葡萄酒会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对中国葡萄酒企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但是中国市场对国外的反应并没有象人们预期的那样,除了在产品品种上有所增多外,其它方面并没有多大的改观。文章试图通过从SWOT(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目前国外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态势,从而为企业采取…  相似文献   
112.
理解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价值组合,进而去挖掘和发现其中的关键因素,一定会使企业积累丰厚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13.
随着近几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深,企业的营销成本也在逐渐上升。然而在飙升的曹销费用面前。你的营销开支究竟有多少是属于有的放矢,能够切实影响或者加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尤其是当营销人员面对经过进一步细分的红酒市场,就更需要在着手营销预算与制定营销策略之前,营销人员应该知道你的目标消费群体的“样子”,即“消费者轮廓”。  相似文献   
114.
中国葡萄酒曾经被人们广泛认为是一个进入门槛低、市场回报高的行业。2004年葡萄酒产量为36.73万千升,销售收入74.34亿元,实现利润8.45亿元,利税合计17.75亿元。据估计,中国葡萄酒行业将继续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长幅度。虽然国内红酒面临着对外和对内的双重压力,但是,国外葡萄酒只占据中国葡萄酒市场大约5%的份额,而且主要存在于高端市场。入关后,关税下调,国外葡萄酒企业可以依托其在资本、品牌、技术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来对中国市场进行逐渐渗透。而国内,众多业外资本的加入以及新锐品牌的强势出击,使得中低端市场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市场宣传和渠道维护费用飙升,这些因素都使行业领导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从何处寻求突破,是摆在国产红酒巨头们面前的一个新挑战。本文通过几年来中国葡萄酒行业领军品牌的产品高端化的标志性事件,来探讨中国国产高端红酒的营销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5.
成熟品牌或者新兴品牌利用自身强势地位、采取强制性手段,在没有征得消费者同意或者有意违反合理谨慎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而谋求品牌利益的不公正行为,这便是“品牌暴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6.
红酒由于酒度低、喜庆气氛浓和形象好等特点,在婚宴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我国新的婚育高峰期的到来,也将一个巨大的婚庆用酒市场摆在了我们面前。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蛋糕,作为红酒企业的营销人员,应该有怎样的全盘构思和具体的市场推广方法呢?文章首先明确婚庆红酒市场  相似文献   
117.
张裕总经理周洪江表示:张裕中高端战略的成功。增量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是核心子品牌张裕解百纳;二是四大酒庄酒品牌。而张裕在近几年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其中的一条战略转型主线——定制营销。  相似文献   
118.
从2009年2月1日起,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等产品被商务部和财政部增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原先品类包括彩电、手机、冰箱、冷柜和洗衣机等),而且"家电下乡"也将从12个省(区、市)推广到全国.这场从2007年底由政府主导的"家电下乡"活动,对于面临出口下滑、一二级市场逐渐饱和、竞争压力巨大的家电企业而言,可以说是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119.
唐文龙 《理财》2007,(12):42-44
GE前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曾说:"你最宝贵的东西不是你的资产,而是在公司替你工作的人,是他们头脑里所有的想法和他们的工作能力。我的  相似文献   
120.
唐文龙 《大经贸》2007,(2):44-45
在中国加入WTO的前夕,张裕的决策者就已经意识到了在一个逐渐开放的市场环境之下,中国葡萄酒行业所面临的挑战。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现在的葡萄酒消费热潮,业内竞争者纷纷加大市场投入抢夺对方市场份额,而众多业外资本的对于葡萄酒的“追捧”也使得中国葡萄酒市场上的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正是在这一市场竞争态势之中。张裕公司通过一系列的重拳组合,试图铺就百年企业的品牌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