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6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珂 《魅力中国》2011,(6):94-95
智能电网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电力工业应对未来挑战的共同选择,是21世纪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智能电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电网运行者和用户能够及时的进行信息交换,使用户真正成为电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电网的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62.
在测度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2011—2019年中国出口至33个国家的服务贸易数据,运用动态系统GMM估计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产生的"成本降低效应"和"市场需求效应"能够促进中国服务出口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的贸易促进作用存在基于文化距离的单门槛效应,当文化距离跨越门槛值后,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63.
基于传统SVAR模型测度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时,经验证据表明紧缩性(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反而导致总体通胀水平持续上升(下降)。这种现象与经济理论不符,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价格之谜,让人质疑货币政策在实际经济调控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宏观实证模型的设定看,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不能有效识别货币政策的结构冲击;二是缺少重要的宏观经济信息。基于此,为判断中国货币政策价格之谜的成因,本文从信息含量与识别机制的视角,系统地比较四种不同实证宏观经济模型中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响应路径。具体而言,第一,从高维宏观经济变量中提取公共因子扩充信息集;第二,基于银行间市场利率高频数据构建外部工具变量识别货币政策的意外冲击。研究发现,宏观经济信息不足是造成价格之谜的主因。扩充信息集可以有效地修正价格之谜,而外部工具变量识别并不能缓解这一问题。总之,本文研究不仅为解决货币政策价格之谜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实证宏观经济学分析提供更多的工具选择。  相似文献   
64.
姜珂  强晨雪 《科学决策》2021,(10):77-88
十四五规划强调要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为促进流域生态补偿激励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基于个体公平偏好的视角,构建基于流域生态补偿投资者为主导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和投资者共同组成的激励契约优化设计问题.研究发现:相较于投资者无公平偏好的情形,在其具有公平偏好时,补偿双方的整体效用均随补偿系数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当流域生态补偿双方均具有公平偏好时,双方的整体效用会随着补偿成本补贴系数的增加而增加;流域生态补偿投资者的公平偏好是确保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