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于新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任务越来越重视,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是向着知识的全面管理以及哲学等问题的转化,通过实际的组织运行工作达到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及新经济形态的形成,因此,探究新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2.
宋继华 《中国外资》2011,(18):16-16
<正>一、概况边境贸易是指毗邻两国边境地区的居民和企业,在距边境线两边设定的公里以内的地带从事的贸易活动,其目的是方便边境线两边的居民进行互通有无。我国边境贸易主要包括边民互市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地区居民在边境线上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集市进行商品交换活动,  相似文献   
23.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增加,21世纪的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一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人类的一大重要举措,现在国内外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国家,在面临着许多特殊因素,中国还是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要积极参加气候变化的过程,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拐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分析了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即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缺乏有效的营铕战略和实施执行方案使得体育旅游产业营销的创新力度不够.全面提升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应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的发展路径相关理论和调查研究数据并提出了促进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5.
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和推动社会就业创业、经济社会和生活稳定的稳定剂,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为研究样本,详细介绍新形势下黑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版本及内在含义,深入剖析和发现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形势、新政策下民营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物流服务水平已经成为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来看,虽然国内物流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低端物流供给过剩以及高端物流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问题也愈演愈烈。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企业的深化分工,但传统的大而全、或者小而全的运营模式显然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物流服务模式积极运营管理均需要创新。本文将对当前主要物流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运营策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小额贷款是专向低收入阶层提供的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以贫困或低收入群体为特定目标客户,并提供适合这一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服务。本文通过分析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保险+小额贷款”模式风险的情况,提出防范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保险+小额贷款”模式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28.
29.
宋继华  孙丹  张宇 《财会通讯》2021,(11):74-78
本文选择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行业发展周期对企业投资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企业盈利水平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行业发展周期会显著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选择,处于成长周期行业的企业在经济转型期更容易增加固定资产投入,而处于衰退周期行业的企业在经济转型期偏向于增加股权投资.企业盈利水平对行业周期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正相关关系产生顺向调节作用,对行业周期与企业股权投资的负相关关系不产生调节作用,说明企业参与外部股权投资主要依赖于所处的行业周期,与企业内部盈余关联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
李维刚  宋继华  王宁 《中国外资》2012,(14):229-230
针对目前社会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现象并存,深入思考造成这些矛盾现象的原因。同时针对这些原因,寻求适应市场需求,突出办学特色,确立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在分析目前普遍存在的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