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87篇
工业经济   79篇
计划管理   166篇
经济学   154篇
综合类   38篇
运输经济   20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124篇
农业经济   76篇
经济概况   137篇
邮电经济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文章通过对传统企业电子商务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进行电子商务审计的思路。重点对传统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管理层面的审计进行了论述,并首次提出了电子商务审计的匹配性审计和协调性审计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2.
四川天府新区是公园城市概念的首提地,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生态、产业、人口高度融合的生态新城已初具雏形。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总结天府新区在打造公园城市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得出其对滨海新区城市发展方面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3.
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在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同时,还能为图书馆资源流通带来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4.
在翻译研究领域从语言研究层面进入文化研究层面的时期,文化学派为翻译研究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春风",为翻译学的发展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代表语言研究学派的翻译归结论认为文化派脱离了文本,极大限度的挑战了传统翻译价值观.该文从阐释学角度针对归结论对"文化派"的翻译观摈弃一切制约翻译行为的规范的误解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5.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和经营管理水平初具规模,金融内控制度及自我监督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意识及防范能力也得到切实提高,尤其是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从严治行必要手段的稽核内部审计,其体制与职能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  相似文献   
126.
关于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一)对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认识1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环境与发展的唯一出路”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表明,人类已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共同追求的美好目标列入日程。按照多数人愿...  相似文献   
127.
128.
温州“共富型”财政政策实践在发挥各级政府职能作用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农村集体经济资源、政府财政资源和产业资本市场资源,通过改变支农支持方式,引导村集体承接农业产业类项目,并吸引镇域范围内其他村集体、农户和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共享所有权益和收益成果,通过搭建形成“未来乡村”共建共享互助平台,从而构建起一个新的集体经济治理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这对于促进农村地区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未来应当紧扣“提低、扩中”关键路径,围绕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与市场结合探索平台建设、机制创新、项目运营的关键切口,形成具有突破性改革、示范性共富以及普遍性推广意义的试点经验。  相似文献   
129.
恰当的财政卫生支出政策既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又可以实现社会相对公平,反之,则可能导致社会福利受损。因此,系统、科学地分析财政卫生支出对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制约性,找出当前卫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促进医疗卫生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农村居民超重肥胖问题迅速蔓延,该现象背后隐含着对个人人力资本积累的不利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治理负担。超重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消费结构不合理。在影响居民食物消费的因素中,除收入和价格等传统要素外,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食物消费习惯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嵌入动态机制的近乎完美需求系统(AIDS)模型和人体体重形成模型,搭建了“价格/收入—食物—卡路里—体质指数(BMI)”联动关系式,实证分析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及其对超重肥胖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具有显著的习惯形成效应,其中,食用油、谷物、蔬菜的习惯形成效应强度大于其他食物类别;食物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强化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对于收入和食物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引致的营养结构变化是导致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食物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加剧了经济增长背景下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的蔓延趋势。因此,应加强营养均衡导向的健康饮食模式的长期宣传,逐步引导农村居民形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饮食干预措施从根源处遏制农村地区超重肥胖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