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明显加速,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更加激烈,交流更加频繁,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进程加快。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愈发紧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国际分工与区域分工格局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中国未来区域分工合作的趋势将发生新的变化。在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也就要求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2.
不同空间尺度下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可云  张颖 《经济地理》2020,40(7):1-11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基于泰尔指数分解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和GIS分析技术,分别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七大沿黄城市群和73个城市(地级市、州或盟)三个不同空间尺度对2009—2018年黄河流域的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进行研究。泰尔指数分解法的结果表明:2009—2018年,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的贡献超八成,但绝对差异呈逐年缩小态势;七大沿黄城市群间经济差异的贡献近九成,但绝对差异的缩小趋势明显;黄河流域城市间的经济差异逐年缩小。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结果表明:对比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黄河流域上游失去产业竞争力优势,中游失去产业结构优势,下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由劣转优;黄河流域上游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双优势格局有所转变,宁夏沿黄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竞争力优势持续保持;黄河流域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格局基本形成。因此,应从上中下游、城市群和城市等多个空间尺度协同推进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3.
近些年来,中央政府连续批复一些区域规划.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理解区域规划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需要正确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统筹区域发展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一项核心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充分的现实依据。未来统筹区域发展应该以明确的区域战略为依据,逐步完善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统一安排解决各种问题,将治疗已经存在的落后病、衰退病和防治潜在的膨胀与萧条病结合起来,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25.
<正> 80年代初以来,我国东部地区良好的发展基础与优越的区位条件,在率先开放的政策诱导下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使其与中西部发展差距逐步拉大。值得注意的是,对外开放所诱发的对东部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拉力仍在不断加强,东中西部差距  相似文献   
26.
1949—2019年,中国各省份经济总量不平等程度先下降后上升,在近十年的短周期内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而人均实际GDP不平等程度则处于水平波动的状态,近年来呈现σ趋同态势,并在2019年出现β趋同的新迹象。创新能力较弱、政府债务率偏高和劳动人口占比偏低是当前落后地区增长动能匮乏的重要原因。研发支出、资本存量和就业规模是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解释1999—2019年省级层面GDP差异的889%和人均GDP差异的591%,其中研发支出与就业规模是地区GDP总量分化的主因,研发支出与资本存量是地区人均GDP分化的主因。空间计量分析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存在,但研发支出、资本存量和就业规模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区别,仅周边研发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7.
全球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琼  张可云 《中国市场》2011,(29):69-73
本文假设技术、制度等因素外生给定从发展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出发,建立了全球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该机制通过FDI与进出口贸易两大途径推动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并利用1978-2009年的数据通过协整理论建立了关于FDI、我国进出口贸易与我国非农产业就业人口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与短期纠正模型。进一步证明了全球化作用机制对我国劳动力"非农化"的推动作用。随后,笔者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作用机制的局限性与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28.
中国重要的区域问题与统筹区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趋势分析,未来中国的区域问题将不只是表现在个别地区。在分析现实区域问题的表现与趋势并吸取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统筹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应该采取的重大措施。未来统筹区域发展应该以明确的区域战略为依据,逐步完善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统一安排解决各种问题区域的发展,将治疗已经存在的落后病、衰退病和防治潜在的膨胀与萧条病结合起来,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29.
西部地区投资的区际比较及其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环境是影响地区投资的根本因素,而在构成投资环境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中,投资软环境又是关键所在。因此。针对构成投资软环境的化、人才与科技教育、政策、体制和法律等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旨在通过加强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建设促进外资西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0.
区域合作理论和区域合作实践无疑都是学界当前关注的热点,然而在有关区域合作的理论研究中,对博弈论基础上的区域合作机制研究相对不足。如果从演化博弈论的角度对区域合作类型进行划分,考虑单总体型区域合作中的多区域主体分析情形,并重点研究区域合作的数量机制和环境机制,我们可以发现,共赢型区域合作、互补型区域合作、共建型区域合作等的机制各有不同,而区域合作环境的改善对于上述各类区域合作的开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对于区域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