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5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试析广东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中小企业在政治地位、经营环境、发展政策以及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虽仍存在待遇差异,但待遇的改善已可预期,大环境方面的差距,特别是基于“身份”产生的差距,必然趋于弱化。相比较而言,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条条框框已经基本被突破。不过广东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却难如人意,严重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融资环境有宏观融资环境和微观融资环境之别,我们研究的融资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即微观融资环境,也就是涉及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以及企业融资的方式、途径和范围,好的融资环境意…  相似文献   
12.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根据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组织的“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0年对全国私营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民(私)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02年。民营企业的成长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下半年以来,压缩经济过热的紧缩财政信贷政策,使不少企业的经营发生困难,由此而引起的劳动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广东经济的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据广东省1989年统计公报,1989年全省待业人数略有增加,待业率由上年的1.74%上升到2.12%,一为了解决好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广东经济长期协调稳定发展,必须对广东省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前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15.
“十一五”时期大都市新兴城区的工业如何定位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困扰各级政府的重大现实问题,同时又涉及众多利益主体的利益如何重新分配的问题。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通过分析番禺第三产业与工业的关系、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以及主导产业基准的分析,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番禺近五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番禺未来的主导产业,并据此提出了番禺工业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炳申  马建会 《南方经济》2003,(10):49-51,58
集群化是珠三角中小企业成长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目前珠三角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存在技术创新动能不足、根植性弱、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技术层次低下等突出问题,解决的对策是必须加大政府对集群技术创新的扶持,促进内生型民营集群的发展,完善集群成长的社会化服务系统,积极促进集群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是促进就业增长的终极途径,经济学理论及各国的实践都不断证明了这一点。美国近二十年来通过发展新经济成功地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和高就业,成为美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黄金时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很多城市因为经济增长迅速从而创造了几倍于本地劳动力数量的就业岗位,并由此加速了这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实现了经济增长-大量吸纳劳动力-加速城市化-进一步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对于大国经济来说,虽然政府的人力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的压力,但要在长期内保  相似文献   
18.
香港近期工业结构的特点如何?其工业发展优势何在?面临哪些主要问题?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香港工业结构特点 香港从60年代开始经历了一个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使之从一个传统的商埠转变为拥有各种现代化基础设施和繁荣第三产业的现代工商业都市。  相似文献   
19.
一、番禺工业转型的必要性及其方向。1.番禺工业转型的必要性。首先,是工业用地、劳工、环保成本上升。番禺工业用地成本上升太快,在珠三角竞争力减弱。而且用地报批程序复杂、税费较高,土地置换、调配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因此,工业用地供不应求的现象较为突出。此外,随着劳工成本上升以及省市区对环保标准的提高和执法力度的加强,传统产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转型或外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粤澳两地经贸往来密切,文化背景相同,劳务合作基础良好。由于澳门劳工界担心过多输入非本地劳工会影响本地劳工总体薪酬水平,再加现行政策的制约,影响了粤澳两地劳务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基于两地共同利益考虑,必须以新思维新观念去寻求劳务合作的新办法新模式,把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作为保持本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优势的战略重点;正确处理引进外来劳工与保护本地劳工利益的关系;加强信息交流,强化两地间的教育与培训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