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讨论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系统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湖南省为例分析2008-2017年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及其耦合关系的时序变化过程。结果发现:湖南省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已由过渡阶段转变到了协调阶段。两者呈现农业产业化相对滞后与普惠金融相对滞后交替变化的情况,现阶段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相对滞后。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协调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的重点应当是农业产业化,需要加快基于农业产业化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建设,强化金融素质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协调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根据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性”均衡原则,在资金营运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比例指标体系对资产、负债和资本进行的综合运筹,它既包括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的比例监管,也包括商业银行自律性的比例管理体系。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完善以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核心的中央银行监管体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政策是其执行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它对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监管、商业银行的自…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经济资本管理的贷款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视角下,本文对经济资本管理的基本方法进行了重新梳理,发现现行的经济资本管理会导致亲周期效应问题,削弱其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为此,要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目标下改进经济资本计量方法,以科学的系统性风险预测为基础确定经济资本限额,优化经济资本在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配,以及通过贷款集中度管理追求风险分散最大化,从而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14.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对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提供一种计量贷款组合非预期损失的有效方法。本文指出了国外聚合信用风险模型频带划分方法的缺陷,对频带的划分做了创新性的设计,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确定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等参数的方法。同时采用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一地级市分行公司贷款数据对文中提出的计量非预期损失方法的科学性进行了论证,指出这一方法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可提高经济资本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的需要,上市企业应承担不同层次的社会责任。金融生态建设所涉及的金融市场主体建设、信用环境建设、司法行政环境建设和金融生态评估对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完善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和加强上市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和支持行为的分析,本文提出中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下并购行为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长期均衡问题。文章通过对股票市场近10年的走势分析以及通过对2002~2003两年间180起并购事件的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得到股权分置下掏空行为逆向选择问题和长期均衡特征:股市长期低迷,在低迷的股市中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掏空行为。文章同时指出,我国的一股独大和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是这种逆向选择问题和社会福利低水平上长期均衡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19.
开发性普惠金融建立在不同层次经济主体之间的产业链分工合作基础之上。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表明,人类每一次分工形式的变化,都带来了经济发展质的飞跃。分工促进经济增长、劳动分工促进规模农业发展以及金融影响劳动分工的思想能够成为开发性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将普惠金融纳入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的劳动分工范畴,在农村及欠发达地区建立新型集体化生产经营方式。为欠发达地区、欠发达产业特别是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金融支持是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功能定位。开发性普惠金融的比较优势在于: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兴旺,从根本上改善城乡收入不平等状况,缓解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金融机构实现风险控制与收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推行金融实名制必须制止资金外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4月1日我国实行金融实名制以来,资金外逃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与金融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推行金融实名制必须防止资金外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