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59篇
贸易经济   24篇
经济概况   2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1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一步步提升。党中央肯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私营经济,但那时私营经济的规模、产值、作用都还小,只是处于补充地位。此后民营经济不论在投资数额、工业产值、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增幅部遥遥领先,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和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表明,正是在党的政策支持下民营经济才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活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作用的扩展又提高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形成了认识提高与实践发展的良性循环,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中,保持合理的经济结构与实行合理的产业政策,已经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少同志撰文指出:经济结构的转换历来是社会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环节。在经济改革中怎样围绕既定的产业政策推进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换,是当今最重要的现实问题,是最大的潜力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比1980年时翻了一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已将近400美元,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得到解决,10亿人口的绝大多数过上了温饱生活,部分地区已开始向小康水平前进。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达到300美元之后,经济结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国债市场调控货币流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正> 宏观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国直到80年代后期才有一些宏观经济学的著作相继问世。前不久,我们见到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宋则行同志主编《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一书,浏览之后,获益良多,促使我们对此书作些评论和推荐。一、体系结构自有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应当形成什么样的体系是颇费斟酌的事情。一种做法是套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体系,但西方的经济运行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运行有许多不同,套用之后往往使读者感到难以运用;另一种做法是逐一从我国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9.
从无风险预期变化为有风险预期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政府给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安排提供了无风险预期,城镇居民不论是干部身份还是职工身份,生老病死都由单位包了下来,自己不需要为将来的某一天作这样或那样的支出进行储蓄准备;同时,他们的收入又非常的低,工资收入只够最基本的花销,没有余钱来供储蓄.这样,那时候城镇居民的预期长度可以压缩为一个月,跨时段的收入配置没有必要也不可能.  相似文献   
20.
财政赤字与积极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其评价,关键是看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财政赤字就是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不能搞财政赤字。因此,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及其进度,需要认真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