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64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49篇
经济学   51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3篇
农业经济   46篇
经济概况   23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21.
现阶段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存在供给主体单一、供给对象受限、供给内容不当和供给标准不明等问题。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但固化的二元户籍制度仅仅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表象,而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成本收益不对等及不完善的分税制财税体制才是导致制度困局的关键。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不在只停留在农民工市民化现象的本身,而是从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着眼,深入剖析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制度层面的原因,这对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22.
石磊  普丽娜  李金雨 《技术经济》2023,42(11):191-200
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促进女性就业和创业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必要前提。本文基于 2019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对女性非农就业、收入和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互联网使用促进了女性非农就业,显著缩小了与男性的就业差距。使用 Heckman 两步法和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的结果表明,移动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了女性收入的提高,且这种促进作用偏向于女性,缩小了与男性的收入差距。替换被解释变量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从事受雇工作,移动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创业的促进作用更强;但对已经就业的女性,移动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受雇者的收入,未能显著增加创业者的收入。结论认为,为持续提高女性就业和收入,需要进一步加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以及增强互联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3.
“三农”短视频是基于乡村振兴背景迅速崛起的以“农业、农村、农民”为创作内容的短视频类型,“三农”短视频用第一视角构建了乡土场景传承乡土文化,不仅可以助力乡村产业兴旺,还可以打造新型城乡关系,对支农兴村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三农”短视频发展存在创新动力不足、过度依赖流量等一系列问题,由此提出细化审核机制,深耕垂直市场,整合当地资源,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4.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生活、农村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漯河市老窝镇三种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为例,研究当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现状。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阐述了当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从传统的一元治理模式转向多元治理治理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从而呈现出政府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的角色、责任转变的必要性以及社会中其他组织在生活垃圾治理中的作用,继而有力的说明农村建立多元治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乡村卫生环境治理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325.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持续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特征,企业发展中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困境。为保障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进步,税务筹划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旨在由此规避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企业推进税务筹划工作,一方面能够规避企业发展中的风险,另一方面还能够借此提升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发展进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对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如何深化税务筹划效用,是目前企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就以此为例,展开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326.
谢婉兰  巢瑞云 《山西农经》2023,(9):164-166+188
积极推进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链条全面延伸、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农村电商平台的发展引领着各地乡村实现经济转型,而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和丰富农村服务内容能为电商市场发掘更多增值机会。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探讨目前当地农村电商运营模式的现状和创新困境,提出“农户+高校+新媒体”“合作社+企业+电商社群”“休闲农业+文化IP+党建研学”3种新型模式,以提升农村电商的经济效益和传统农村的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327.
328.
人口老龄化加剧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社会现象,老龄化程度在不同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基于西北5个省(自治区)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西北地区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偏离度和高度化呈现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值分别8.93、9.24、11.32,西北5个省(自治区)中只有陕西省和甘肃省的老龄化程度迈过门槛值,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比较显著,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29.
中央对粮食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的要求是明确的、一贯的,但近年来不少省份粮食产销缺口在增加。遵循中央“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要求,在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设定自给底线十分必要。底线设定要把握粮食兼具一般商品和准公共物品属性的特征,权衡安全性和经济性,分品种、分用途、分区域、分城乡精细设计,确保守住区域粮食安全,兼顾腾出市场机制运行空间。测算发现,若平衡区以常住人口的稻麦口粮用途消费自给为底线,主销区以农村常住人口的稻麦口粮用途消费自给为底线,其实现自给完全有基础、有途径。一方面,要正确看待两区确保一定自给能力的含义,激发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遏止非粮化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将粮食自给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范畴,支持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自给底线对粮食生产流通能力建设的中长期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