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曾艳丽 《发展》2009,(3):89-89
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达到扩大产品销售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大量采用赊销方式,延长信用期,扩大赊销范围,致使企业应收账款日益膨胀,所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企业资金周转缓慢,风险损失增加。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已成为企业管理和生死存亡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曾艳丽 《经济师》2007,(6):154-155
会计工作中出现差错,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时经常遇到的事情,也是难以避免的。差错一旦形成,应遵循科学的方法来查找,查找差错不仅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在查找差错的过程中,必须熟悉差错产生的特有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才能揭示差错所在。文章从实践出发,归纳和总结了八种查错方法,灵活选择和运用这些方法能大大提高查错效率。  相似文献   
13.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信用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1.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不完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之初,为了尽快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与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销售合同扩大其市场份额,使日后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导致大量的账款挂账。  相似文献   
14.
<正>集团公司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是现代化管理变革的重要内容,是财务共享模式的最终实践结果。对于集团公司而言,要实现财务共享,通常需要从各个业务单元中搜集零散的业务数据信息,形成标准化的数据资源,以此为基础来形成数据的统一集中化处理,而对数据实现集中化处理的新单元就是本文所指的财务共享中心。如果我们将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运营比作是“多位一体”,那么这个“一体”就是指财务共享中心,“多位”则指各业务线条。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承认,自身存在大量不当会计行为.不久,纽约州司法及监管当局对美国国际集团及其前董事长格林伯格和前首席财务长史密斯提起民事诉讼,罪名是美国国际集团涉嫌从事虚假交易、隐瞒损失、虚报收入等行为.  相似文献   
16.
鲁尔工业区作为德国的重工业基地,是德国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但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德国南方城市新兴工业的崛起,鲁尔区经济实力逐渐衰退。自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鲁尔区开始了其艰难而又漫长的振兴过程。从集群创新和网络合作的视角,探寻鲁尔区成功复兴的道路,以期对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曾艳丽 《河北企业》2013,(6):127-127
<正>物流沙盘模拟课程是一个现实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象模拟,反映的是资金流、物流运作的全过程。物流包括从货物运输合同签订、派车提货、货物分拣、线路选择、装车发货、货物送达等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资金流包括反映资金流入的银行贷款和民间融资导致的现金增加、应收账款的不断到账等业务导致的现金增加,反映资金流出的应付账款的到期支付导致的现  相似文献   
18.
销售与收款业务是工商企业的基本业务,涉及企业内部多个部门和环节,再加上销售收入确认的复杂性以及应收账款收回的风险性,销售与收款业务容易产生舞弊行为。因此,应加强和关注销售与收款的控制。如何规范企业销售与收款行为,防范销售与收款过程中的差错和漏洞,结合财政部新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制定合理有效的销售与收款内部会计控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自组网中路由协议研究的深入,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路由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然而当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存在洞时,经常会面对局部最优的问题,而且有可能会选择一条较长的路径进行数据转发。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锚点的避洞路由协议,它通过循环发现中间节点也就是锚点,构造子路径,进行数据转发,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模拟结果表明,本协议具有路由延迟小、路径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高科技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范围、特征和主要的激励因素,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探讨了如何更新传统的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方式,发挥其在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