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4篇
经济学   24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22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19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如何解决民营企业员工流失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岩 《商业时代》2004,(11):19-19,2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已成为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性作用也愈加突出。而民营企业却面临严重的员工流失问题,给企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因此,本文主要是从分析民营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入手,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82.
信息化战略报告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从IT吸收的角度看IT在城市中是什么样的吸收模式,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第二是对城市信息化战略规划做一点阐述,主要是偏重在一些思路和目标转化上做一些介绍.最后是两个问题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包括城市信息化的本质、信息化自组织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中小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不少企业在经营中,为了扩大销售,提升市场占有率,盲目采取赊销策略,从而造成了应收账款的长期挂账,总量逐年递增,企业虚盈实亏。本文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此问题的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4.
黄为英  朱岩 《企业导报》2013,(1):288-28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通过对我国给水排水技术的论述,分析了给水排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护措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85.
李明慧  朱岩 《经济师》2012,7(2):141+144
体育礼仪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校中体育礼仪教育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主要阐述了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现状、补救办法和长期应该构建的体育礼仪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6.
朱岩 《物流科技》2011,34(12):134-137
首先从理论上阐述高职教育既要突出操作性、职业性特点,又必须体现高等教育一面的正确性。以此理论作为指导,采用实验方法,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进行货代课程整体设计,组织实施,效果评价。课程和岗位契合度提高.学生胜任工作能力增强,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培养更适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高等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87.
学生实际接触外语时间少,缺乏使用外语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是造成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现象的主要 原因。为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教学应实现多样化,在部分专业课和公共课程进行英语讲授。  相似文献   
88.
郑群明  朱岩  王丹 《水利经济》2013,31(3):69-72
以长沙千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采用资料收集、调查采访、归纳综合等方法,发现千龙湖的水利旅游开发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多重效益,包括促进农民就业,提高社区经济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当地形象,促进产业转型以及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9.
’94烟台开发区中国——新加坡国际经贸洽谈会于6月18日~6月20日在烟台开发区国际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丹麦、澳大利亚、韩国、澳门、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以及国家有关部委(院、所)、大公司、山东省、烟台市  相似文献   
90.
意境是画家的主观心境与客观物相结合而成的艺术境界.中国艺术家在表现自然形象时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是单纯的模拟自然,而以表达性情为基准,最终借助于意象来表现意境,从而表现出作者从大自然中所体验到人生的某种理想和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