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创新能力、创新资源等方面存在先天劣势,只有通过与其它创新主体协同合作才能更有效开展创新工作,而选择合适的协同创新模式成为建立协同创新体系的关键。在研究协同创新模式和影响协同创新模式选择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产业集群科技型小微企业选择协同创新模式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2.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重要内容之一,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必须依靠创新的力量。从研究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模型出发,对协同创新运行过程中的战略协同机制、过程协同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适合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合理机制。提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过程机制可以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实践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3.
会计电算化就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部份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中国会计电算化是从70年代末期开始起步的,暨"会计电算化"一词是1981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现已成为"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4.
李大庆 《魅力中国》2010,(3):264-264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看见作者是拥护汉家正统,对刘备所代表的蜀国政权倍加推崇和赞扬,而对曹操更以“汉贼”讨伐之。所以大多数人就只看到了刘备是仁君的化身,曹操是奸雄的代名词。然而正如章学诚所概括的《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所以文学作品中虚构的成分掩盖了其本有的真实性,曹操与刘备的真是形象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和进行审美欣赏。  相似文献   
35.
技术标准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竞争的焦点,是企业赢得市场主动权的关键。从区域产业集群角度出发,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及扩散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两大主要模式及4种扩散路径,从政府主导、市场自发两方面对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4个主要路径以及企业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结论对于区域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
感性质量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创造了感性价值,塑造产品的战略竞争力。以科学方式认知文化与感性质量的内在关系,挖掘需求愿望中的感性特征,提炼出质量设计元素,把感性特征与质量相融合,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7.
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员工的重要手段,建立在班组文化之上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起到调动员工积极性、团结员工共同实现企业目标的目的。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一号工厂刚性车间通过开展班组岗位格言、班呼(每天上岗之前大家一起呼喊口号)、代班长制度等班组管理办法,凝聚了员工的力量.提升了员工素质。  相似文献   
38.
39.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过程,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会计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将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素质,使会计工作的职能得以真正实施,为整个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0.
近十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再是“落后”、“迷信”、“原始”“蒙昧”的象征,而是被看成弘扬民族精神、展示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许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经过策划和包装成为观赏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很高的旅游产品。古占村民族风俗习惯的挖掘和开发,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山子瑶的民俗风情特色,使世人进一步了解瑶族文化生活,而且为其他有意开发民族旅游业的村寨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