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5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财税政策是养老服务财政责任的重要工具变量;政策路径与财力支持能力是核心,直接关系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上海是中国老龄化最突出的地区。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实际调查与老龄人口服务需求预测;通过居家养老服务财税政策空间及财政支持能力关联分析,从“财税、社保、民政福利”财力统筹及“养、医、康、护、住”服务融合的全局,设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老年服务需求以及发挥财税政策效能三者相协调的财税支持政策顶层框架,并进行政策效果模拟,制定财税政策分步实施路线。  相似文献   
12.
传统农村社会中土地具备着包括生存保障、就业保障和养老保障等多重社会保障功能。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变得十分有限并且不断趋于弱化。这个现象从经济的角度解释了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必要性,并且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选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杨翠迎  郑春荣  汪伟  张熠 《经济研究》2019,54(1):204-208
<正>2018年11月17—18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高质量发展阶段下的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为主题,来自国内外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余位学者以及《学术月刊》《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财经研究》等多家杂志社的编辑齐聚一堂,聚焦当前中国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3-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影响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职工的平均工资和人均GDP对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参保人员的失业率对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失业保险金标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功能,应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建立工资关联型失业保险金标准,并合理调节失业保险金、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间的待遇梯度。  相似文献   
15.
16.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结构问题凸显,在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上,留守的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多;在素质结构上,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农村人口结构的恶化与失衡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安定和谐,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开展。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对劳动力的转移加强引导和控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进入农村,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强化农民农业技能培训等,从而优化农村人口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嘉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2007年10月颁布实施,作为该项制度设计与模式精算研究的长期参与者,回顾研究的过程,不禁百感交集。我们认为嘉兴养老制度是基于城乡居民全覆盖目标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推进的度量标准在于“保基本”;推进的统筹方法是“分层次”;推进的基本技巧是“有差别”;推进的目标是“广覆盖”;推进的终极目的是“可持续”。同时,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也为我国全面建立创新型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一个示范案例。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消费风险知觉与风险降低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瑜  杨翠迎  米红 《中国保险》2008,(10):49-53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始于1987年,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试点,初步确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框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要实现全面推广与覆盖仍然面临着困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公共产品,为了更好地应用消费心理的理论,本文将其视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其作为一种保险产品,对保险对象来说必然存在富含自身特点的消费风险知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翠迎 《农业经济》2001,(10):11-13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它是伴随新中国的成立而产生和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建设则更加滞后。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国家,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是整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但在一个农民如汪洋大海的国家,农民收入不高,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难题。本文欲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演变过程来探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总体评…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文化、经济与政治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对子女赡养老年人的政策立法及其理念各不相同。本文在比较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立法规定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试图从立法层面寻求对规范和完善我国子女赡养老年人责任的政策启示与建议。重点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一是基于立法层面对典型国家关于子女赡养义务的相关政策与法规进行梳理和概述;二是对各国子女赡养责任立法及其实践进行多角度的比较,总结其普遍性的做法及理念;三是在对我国子女赡养责任立法现状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对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