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2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7 毫秒
9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户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播种面积都不会有显著影响;但是,不断上涨的每亩农业机械作业费用会降低农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其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的占比;如果农户地处平原地区,每亩农业机械作业费用上涨对该类农户粮食播种面积及其占比的负向影响将会被削弱。  相似文献   
92.
加强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建设,抑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膨胀,是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背景下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重大问题。以1999—2017年各地区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通过立法强化地方人大预算监督能力能否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形成有效制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能够显著抑制地方政府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规模,使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平均下降约8%,且其效应在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后进一步强化;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政府支出规模的抑制作用在财政分权程度更高或者地方官员晋升激励更强的地区更大;对机制的研究表明,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削减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作用最为显著。因此,为发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政府支出规模的抑制作用,应扩大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力和监督范围,加强对重点财政支出的监督力度,不断推进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93.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为挽救经济于衰退之中,各国政府不得不启用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创新型货币政策启用至今已近十年,其是否达到稳定市场、定向调控、改善经济结构、重点扶持薄弱产业的效果,还待检验。基于2013-2021年我国719家中小板企业财务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创新型货币政策对企业信贷水平的影响及不同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差异,进一步检验创新型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是否因中小企业的性质不同而存在异质性。研究发现:央行实施创新型货币政策提高了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信贷水平;不同类型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侧重点存在差异,常备借贷便利的总量调控效果明显,中期借贷便利的结构优化功能更加显著;创新型货币政策对不同股权性质和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中小企业银行信贷水平影响均存在显著异质性。  相似文献   
94.
杨进 《住宅与房地产》2023,(Z1):150-152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以较小的经济投入获取更多的盈利,就必须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建筑工程实行造价全过程管控。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的内容及特点,然后分析了施工企业进行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的必要性,最后在明确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条有效管控策略,希望能为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控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
<正>邵武市将落实落细“两个责任”作为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应急保障水平的重要抓手,明确任务职责、细化步骤措施、严查问题难点,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邵武市市场监管局不折不扣地执行邵武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食安办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与城市管理局、农村农业、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同作战,有力推动食品安全各项工作举措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96.
《甘肃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省要紧扣发展类型挖潜力,聚焦特色、分类施策、错位发展,工业类要找增量、城市类要拓体量、农业类要提质量、文旅类要挖潜量、生态类要增容量,着力打造一批工业富县、服务靓县、农业强县、文旅名县、生态大县,加快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