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家电业Vs通信设备业命运因何不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东晓 《新财经》2004,(12):38-40
家电、通信设备行业以及由它们合纵衍生的手机行业,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的标志性行业,之所以如此称谓。并非由于这些行业在经济中所具有的地位。而是在于其所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并在中国经济成长中具有普遍性的模式。  相似文献   
42.
涂东晓 《新财经》2004,(5):106-110
一次利润的重新瓜分游戏正在中国产业版图上展开——上游产业依靠涨价与销量的快速增长,赚取了整个工业界的大部分利润;而下游产业不仅要承受上游涨价的痛楚,亦要面对消费品市场的降价压力  相似文献   
43.
TCL的国际化舞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东晓 《新财经》2004,(7):56-60
虽然TCL表面上风光无限,不过,近一年来其业绩却隐患重重,国内彩电市场的增长乏力与手机业务的逐渐萎缩迫使这家明星企业不断寻找突围之路。现在,它将希望押在了国际化上,然而充满风险的国际并购,将给TCL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涂东晓 《新财经》2004,(4):92-95
中短期内,京东方的液晶项目赔钱可能性很大,但液晶面板技术较强的可 移植性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仍可让投资者看到长线希望  相似文献   
45.
涂东晓 《新财经》2005,(8):66-66
继韩国、台湾地区之后,中国内地能够成为液晶产业的新转移地吗现年69岁的美国人乔治·海尔迈耶于上世纪60年代发明液晶显示器时,他不会想到液晶产业以后将一直是亚洲人的天下:是日本人将这一发明做成了产业,而后液晶产业却先后向韩国、台湾转移,在日本却逐渐衰退。对这一产业大转移的历史,台湾元智大学的潘美玲有着精辟的回顾与分析:这其实是日本、韩国、  相似文献   
46.
涂东晓 《新财经》2005,(8):58-63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本土的一些高科技产业开始崛起,它们普遍遵循的基本逻辑乃是——获得技术、成本优势、接近市场。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类似成功的逻辑是否会在液晶产业再次重演  相似文献   
47.
紧缩飓风     
我们有日益增加的理由看好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然而现在却到了调整的时候。 经济中的种种迹象让我们坚信,若希望保持长期繁荣稳健,短期宏观经济的紧缩已经不可避免。 在这一轮突如其来的经济高涨中包含着太多的故事:消费升级、重工业化、短缺、过剩危机、低效的银、错位的政府、非凡的企业家精神……如此种种,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齐奏着看似杂乱无章的大合唱。  相似文献   
48.
涂东晓 《新财经》2004,(3):115-117
作为一种超前产品,短期内电动汽车的普及仍面临诸多障碍;但从长远来看,电动汽车产业具有的战略性特质终将促使其从实验室大规模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49.
在很长的时间里,当代中国人对“外商”和“外资”一直抱有热切的期望。然而海外资本越来越多的“抡逼围”式的行业并购攻势,引发了“善意或者恶意”的审慎揣测和群体忧虑。对于监管者和企业界,如何改善并提高鉴别国际投资的能力?接踵而至的海外资本来源于何处?它们在中国的并购战略和  相似文献   
50.
涂东晓 《新财经》2004,(6):27-33
又一个历史转折点 如果用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经济,我们将惊奇地发现2004年的中国经济与1992年相比有着太多的相似。对此,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一位官员分析指出:“2004年头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