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92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70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1 毫秒
91.
常青树     
为什么40年不倒,就被誉为企业界的“常青树”呢?何享健今年65岁了,这并不奇怪,中国企业界60多岁的第一代创始人不算少。但美的已经创办40周年了,这叫人有点不敢相信。一般说中国的企业往往只有20多年的历史,40年前的1968年,正是文革初兴之年!  相似文献   
92.
在全球商界,行业领先企业的领袖往往担负这么一个使命——代表整个行业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整个行业的产业和科技的趋势,我们称它为“领袖意识”或者“商界领袖意识”。你如果是企业领袖,你有义务、有责任来预测未来。  相似文献   
93.
94.
这些从实业转向投资的人,也恰是国内各种民间公益慈善活动中的“活跃分子”企业界最近有两个热门词语,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慈善。这两件事,一个聚财一个散财,前者是“赚钱的艺术”,后者是“奉献的艺术”,看起来完全是两个极端。但是且慢,它们之间其实存在着微妙联系。  相似文献   
95.
中国社会还没有做好让段永平们快乐“散财”的准备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预约了一顿午饭,最后变成了大新闻,而且引出了大争议——这恐怕是初级阶段中国才有的独特世象。段永平的“巴菲特午餐”,为什么在中国引起轰动和争论? 第一波反应:终于有中国人和巴菲特共进午餐了!段永平会问巴菲特什么样的问题?如果有机会,恐怕中国股民们人人都想亲口问股神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移动或新浪网和段永平合作,公开征  相似文献   
96.
海外基金大行其道, 反证了本土金融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某种缺失境外投资基金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出手,已引起国内财经界高度关注。财经人士比较关心海外基金会给死水一潭的资本市场和剧烈变动中的金融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本土企业界的感觉可能不大一样。大体看来,境外基金在本土实业领域,主要投资三类企业:高成长的新兴中小企业;资金突然困难的优秀企业;改制中的地方国有制造企业。境外基金为什么看中这些企业?这些企业为什么愿意接受境外基金的投资?这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反映出了当前中国经济现实中实业与金融严重脱节的大问题,更反映出境外投资者与国内财经界在本土企业和企业家价值衡量上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97.
继柳传志之后,中国企业界另外一个领袖级人物王石在庆祝万科20周年之后,公开宣布要“退居二线”——也许2004年企业界大事太多,抑或王石登山航海早就给人脱离一线的感觉,这一动向并没有引起业界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98.
柳传志的中和与御手洗富士夫的进取,同样令人深思所谓企业领袖,应该是那些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到转折点的关键时刻,站出来从商界的角度向全社会说话的企业家。最近,中国企业教父柳传志和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御手洗富士夫就彰显了这样的企业领袖气质。9月,柳传志在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发表了一个演讲,很快传遍了整个企业界(见本刊本期第26页《让社会的空气湿润一些》)。差不多同时,御手洗富士夫在日本《文艺春秋》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日本经济改  相似文献   
99.
沃尔玛有许多地方疑拟“中国血统”,它实在太像是一家中国企业了“成为低成本世界工厂,不再是中国惟一的抱负。这也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最近在一篇封面文章中提出下面这一问题的原因:中国应该收购沃尔玛吗?”(《纽约时报》6月29日网络版——《在中国是品牌,在国外却是低档货》)。“买下沃尔玛”是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提出的一个大胆的商业设想,本刊2005年第9期封面文章介绍、分析了这个设想。按照他的推算,投资230亿美元,收购沃尔玛10%的股权,就可获得这个全球零售业巨无霸的控股权,“这将是一个几乎没有全球品牌但产品数量巨大的国家向价值链上方攀登的好方法”(《纽约时报》语)。这个设想在商业上有没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我们应该买下沃尔玛吗9在同一期杂志里,我们就此广泛采访了  相似文献   
100.
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预约了一顿午饭,最后变成了大新闻,而且引出了大争议——这恐怕是初级阶段中国才有的独特世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