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近三十年来,我国大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房地产,国民经济确实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如今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同时它大大改善了购房者生活环境,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为地方和中央财政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房地产的迅猛发展也拉高了房价,超出了普通购房者能够承受的范围,带来了很多问题和隐患。本文就当下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做一些分析,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垚 《价值工程》2022,41(10):108-110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G318沪青平公路嘉松公路跨线桥新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施工对所处商业区的交通和环境等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将原有的桥梁防撞墙现浇施工工艺优化为预制拼装工艺,既解决了项目施工场地狭窄问题,加快了施工进度,又减少了施工对既有地面道路交通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施工成本.无论从成本、进度、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王垚 《魅力中国》2014,(23):50-51
我国农民人口众多,如果无法解决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政治参与的扩大化和制度化显然就只是一句空话。但是由于民主传统少,制约因素多,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和现代民主政治要求相去甚远。本文从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入手,结合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制约因素、特点,对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合适的技术工具而长期缺失空间维度,D-S模型的出现和新贸易理论的创立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新经济地理学只关注宏观异质性而缺乏微观基础,“新”新贸易理论则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基于微观异质性,“新”新经济地理学推动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其理论模型主要基于三大分析框架,即D-S垄断竞争分析框架、OTT分析框架和BEKJ分析框架。中国学者应积极借鉴“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视角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经济实际,从简单的应用、模仿转向创新、突破,深入研究中国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形成的内在机制和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博弈》是一部讲述美国华尔街的历史(1653-2004)的书,总得来说,我觉得这本书可以胜出的有几点:  相似文献   
16.
工程项目中普遍存在风险分担决策悖论,即发包人不采用有利于合同履行的合理风险分担方案,导致风险分担决策中出现逆向选择。其根源在于建筑市场的初始信任缺失,发包人陷入信任两难困境。针对信任两难问题的解决,给出研究框架,包括:①集成焦点小组与半结构访谈法,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进而利用因子分析确定承包人获得发包人初始信任的可信要素集合;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借鉴公共密钥基础设施标杆,构建工程项目的推荐信任传递理论模型;③采用情境嵌入的仿真实验手段,利用已建成的行为科学实验室,采集与分析承包人的理性决策行为集,从而导出稳定发包人信任预期的高激励、高惩罚策略集。  相似文献   
17.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校领导(除一位因为分管缘故继续留任)集体退出该校学术委员会,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剥离。该校党委书记丁烈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让行政管理更加精细化,因为校领导也好,学科带头人也好,不可能是全才。  相似文献   
18.
一、全球化:定义与衡量 当前对于全球化有各种定义,这些定义所包含的范围和侧重点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或者有重合的部分.在此将全球化定义为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由此带来的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以及日益密切的跨境技术、信息、思想和文化的交流.虽然这些进程并非新生事物,但近年来它们的势头愈演愈烈,影响着全球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及有关全球化利益的政治共识的进一步达成,有助于加快全球市场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工程项目中普遍存在风险分担决策悖论,即发包人不采用有利于合同履行的合理风险分担方案,导致风险分担决策中出现逆向选择。其根源在于建筑市场的初始信任缺失,发包人陷入信任两难困境。针对信任两难问题的解决,给出研究框架,包括:①集成焦点小组与半结构访谈法,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进而利用因子分析确定承包人获得发包人初始信任的可信要素集合;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借鉴公共密钥基础设施标杆,构建工程项目的推荐信任传递理论模型;③采用情境嵌入的仿真实验手段,利用已建成的行为科学实验室,采集与分析承包人的理性决策行为集,从而导出稳定发包人信任预期的高激励、高惩罚策略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