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22.
随着对电力能源需求的提高,促进了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在电厂建设工作中,锅炉安装管理是保障安装质量、安装安全的关键。通过火电厂锅炉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开展实现锅炉安装全过程技术、经济、安全等管理工作目标,实现对火电厂锅炉安装工程的科学指导。本文就火电厂锅炉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编制、有效执行等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也得到不断发展与深入,企业对内部控制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被提上企业管理的重要日程。本文首先明确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系统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重.最讨论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带来的影响.并就相应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
王继军 《中国经贸》2012,(16):58-5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煤炭企业的竞争力与实力逐渐增强。物资招标采购是煤炭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煤炭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的角度出发,找出其中潜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5.
根据《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通知》(银监通【2007】22号)要求,2009年金融企业将全部实施新会计准则。按照银监局的要求规定,2008年定为哈尔滨银行新会计准则的全面转换年,而在所有准则的转换过程中,金融工具的转换工作是所有金融行业面临的难题,既要实现系统改造,又要与新会计准则接轨,是很繁重及复杂的工作。本文主要探讨债券投资业务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6.
在分析农地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农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众多,概括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农地承载力是动态变化的,改变农地所处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可以拓展其承载力;从系统耦合,开放条件,农地制度,农地结构方面探讨农地承载力的拓展途径。  相似文献   
27.
"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提出生态经济系统演变3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近期“以粮代赈”、远期建设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弹性资源”和林草产业来解决农民的经济需求:其次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生态经济资源配置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建立在“因地制宜”基础上,且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个体承包”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资源合理配置中对农业经营形式的需要。因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适时适地,满足黄土丘陵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第Ⅱ阶段的需求。  相似文献   
28.
29.
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作用方向及程度研究滞后的现实,选择吴起县为研究对象,运用1997~2008年统计年鉴数据和2010年8月的农户调研数据,探讨吴起县农业产业-资源耦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工程"的实施促使吴起县农业资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资源量有所增加,但与之相对应的产业并未得到相应的发展。林草资源及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闲置,林草产业及相关产业、果业与加工业的发展迟缓表明吴起县农业产业-资源之间没有形成合理配置,协调发展的态势,即"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产业-资源耦合方向,但对其有效耦合作用的程度并不够。为此提出今后促进吴起县农业产业-资源有效耦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0.
王继军 《经济论坛》2007,(19):140-140
一、劳动争议诉讼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能否进行充分的举证、质证和辩论,对判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双方当事人力量对比悬殊的时候,如何保障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平等,保证双方当事人权利的实现,成为诉讼中的一个问题.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这个问题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