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21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及其对农户购买保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对中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实施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对农户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政策推动下农业保险得到了发展,但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仍有待完善;保险补贴对农户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在目前的保费补贴水平下农户对保险保费补贴的期望越高则购买农业保险越少,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粮食生产绿色发展具有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意义。方法 文章运用碳足迹工具,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21年的粮食主产区农户样本数据,采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对农户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和无效率来源进行分析,并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1)碳视角下的粮食生产系统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碳生态效率平均为3.125,生产投入的碳排放以化肥施用和机械使用为主。(2)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平均为0.514,进一步对无效率项的分解表明,农药超标使用、人工投入冗余是造成环境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原因。(3)购买农业保险、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户主受教育年限、提升耕地质量促进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结论 农户粮食生产普遍缺乏效率,要素利用率低与污染过量是限制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应加快推动中低产田改造,推广低碳节能农机装备,增加农田污染监测点位,指导农户农药科学使用,推进粮食生产有机肥与化肥的结合施用。  相似文献   
23.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小麦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发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因此如何保证我国小麦生产乃至安全供给,是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20个小麦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地区间小麦的生产能力差距较大;每亩用工、每亩种子用量、成灾面积和其他物质费用对小麦的产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4.
本文基于有偏技术进步理论构建研究框架,以设施蔬菜生产为例,结合PSM方法、两阶段SFA模型,实证分析了合作社对小农户的生产要素配置与管理能力作用,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1)社员小农户的劳动与机械型技术要素产出弹性显著较高,符合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与农业机械技术与机械化服务迅猛发展背景下的劳动要素配置趋势;(2)合作社显著弱化了小农户对土地与生物化学型技术要素的产出依赖,有助于小农户对生物化学型技术要素进行理性投入与结构调整,实现绿色高效生产转型;(3)合作社能强化具有较高受教育程度与设施蔬菜产值占比、积极参与技术指导以及处于京津冀地区特征的小农户的管理能力,促进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动态提升小农户的整体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5.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农业经济中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现存“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虽然克服了旧体制下的许多弊病,但农户家庭经济仍保留了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特征的延续绝非偶然,它涉及的主要问题均可归结到农村人口经济问题这一点上。本文从农村人口特征的分析入手,系统考察我国农村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农村人口再生产、农村人口流动和人口素质等人口经济的核心问题进行探讨,据此提出我国农村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26.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系统的AIDS模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消费需求的快速持续增长是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之一。但是,近年来中国呈现出一定的居民消费不足现象,并使消费问题进一步成为各界注目的热点问题。今后,中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将为中国的市场进一步开放带来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新环境之下,中国国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并且各消费品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等问题的计量分析及发展趋势的把握,成为国家有关政府制定的当务之急。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应用AIDS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有较可靠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7.
我国农业发展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地区差距,运用标准回归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对农业发展地区差距的成因分三个时期、并按照农业内部因素和农业外部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来说,BC技术比M技术的影响程度大。  相似文献   
2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民间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山西作为资源型内陆省份,民间投资的活跃程度远不如沿海发达省份。为了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必须启动民间投资,使民间投资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速器。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的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不具有挤出效应,因此提升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促进民间投资的发展,是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9.
农业风险分类及风险管理工具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结合农业风险的各种表象解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风险的交互关系,并对农业风险管理工具的适用性及其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了分析.由农业风险的多样性和关联性决定,在农业风险管理实践中,不能仅依据风险损失表象选择管理工具.而应挖掘引致损失发生的近因或近因组合,选择与之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工具或工具组合.  相似文献   
30.
作为朝阳产业的观赏鱼产业的兴起,既满足了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开辟渔业新领域的要求,又顺应了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它是当前和今后渔业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以北京市观赏鱼市场为背景,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观赏鱼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影响北京市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