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西部开发以来,西部基础建设取得较大的成绩,但西部开发的机制建设成效不大,经济增长整体上依赖于国家投资,非政府投资进入不够,因而西部经济的自组织机制水平较差,这有悖于西部开发的目标以及西部开发可持续性的形成,在政府先期主导的同时,积极培养开发西部的市场因子是西部开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实践和理论表明,国家发展的过程是国家依据"国民收益最大化原则",使"政府-市场"关系格局不断优化的动态组合过程.理论上"政府-市场"组合效应可以借助坐标系划分为"双失灵"、"单失灵"和"双有效"三类状况.其中,"双有效"区和"双失灵"是传统理论关注较少的区域,对前者的分析有利于细化把握政府和市场间的配合关系;"双失灵"区域的发现和多种组合的分析则不但利于寻找有的放矢的治理措施,有利益拓展市场疆域,同时,也是"多中心论"产生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贷款的本质是借贷双方达成的一项教育金融合约。一项高效率的教育金融合约应当具备最大限度地促进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缺口的弥合、资金供求双方积极参与合约的制定、违约率低等特点。债性教育金融合约或者含有其合理因子的债性合约在实践中表现为教育贷款、助学贷款、小额信贷模式、信用卡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信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银行-学生”所构成的核心两主体模式不可能诞生。政府、高校主体的引入虽然可以通过“后入主体”对现存单个主体“成本-收益-风险”平衡性的改良来提升契约的总体效率,但对核心主体之间的“成本-收益-风险”的改良程度微弱,因而债性契约具有天然的缺陷,其效率改良是有限的。尽管贷款违约公示和生源地贷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但前者破坏了债性契约的可持续性,后者则是债性契约内在规定性的退化。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将是对现存金融契约进行的革命性变革,有望从根本上促进银行与学生两主体之间的成本-收益-风险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5.
教育金融契约表现为“债性”契约和“分成制”契约两种,也可以是二者的混合杂交。借助国家税收和社会保障通道构建回收机制,可以促进教育金融契约的顺利实施。完善工资监管体系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则是提高和增强回收通道有效性的必然前提。进一步将教育金融利益相关者细化分类为政府、教育需求者、家庭、培育类人力资本外源性投资者、人力资本消费者以及教育供给者等六大主体,可以提高教育金融契约的实施效率。以前两大主体为基本要素所形成的十六组排列组合,则进一步细化了主体组合的所有可能模式,有利于引导创新型契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17.
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及其有效性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发展模式。风险资本市场在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反映了该国社会、经济、政治、法律以及企业制度等多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我国风险资本市场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规划设计好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诚信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以来,国内学者已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计量学对国内近30年核心文献分析,并借助CiteSpace等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诚信问题相关研究话题、作者群体等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学者关于诚信问题的研究历经了1992—2001年起步期、2002—2011年繁荣期、2012—2022年退潮期三个阶段;我国诚信研究核心作者群体并不固定,缺乏长效的、稳定的研究合作网络;值得提出的是学者关于诚信问题的话题讨论历久弥新,并在理论、方法和治理路径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自我更新;随着域信用模式的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元宇宙的兴起,学界对诚信问题的研究视角不断拓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9.
20.
信息技术自从诞生以来就对证券行业产生了影响,从早期的以储存和信息传递为主到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证券业的全面结合。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服务业的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促使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及其他相关服务机构加快运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加快产品创新,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从而保证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扼要介绍我国证券业不同类型机构的信息化现状,比较其和银行业、保险业的不同之处,并展望未来几年证券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