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4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文章着重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认为其流域经济从上游、中游到下游明显呈梯次升高的特征,城乡差异、地质地貌、自然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和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空间耦合性。  相似文献   
32.
苗长虹 《经济地理》2005,25(5):593-599
20世纪西方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种“区域主义”运动并不断转折的历史。文章以区域研究及其争论为核心,分析了20世纪西方地理学从区域地理学到区域方法、从区域方法到区域主义、从区域主义到区域主义的解构、从区域主义的解构到新区域主义的建构等四次重大转向的历史脉络,探讨了区域研究范式不断转向的原因及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当前西方地理学“新区域主义”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33.
运用SSM分析方法,并结合河南省入境旅游的增长性,对河南省:1991-2006年的入境旅游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1-1996年、2000-2006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6-2000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个阶段的入境旅游客源结构效果都较好;1991-1996年和2000-2006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较强,区域有较多的客源市场发展迅速;但1996-2000年竞争力降低,地位下降,这与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全国旅游发展背景和河南省自身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研究也发现,相对于传统的市场分析方法,SSM方法在客源市场的竞争优势分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发现客源市场相对于大尺度参照体系的竞争地位变化.如河南的日本市场,如果对它在河南省的市场占有率和增长性进行分析,是一个明星市场,但通过SSM分析发现,相对于全国的发展状况,它已经成为一个衰退市场.因此,通过SSM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
文章搜集了河南省1243例新冠肺炎的病例数据,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在区县尺度上从病例总量、输入性扩散性病例数量以及扩散比三个维度探究了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的时空扩散过程,进一步基于人口流动评估了各个区县春节过后疫情风险。研究发现,河南省新冠病毒疫情经历了发生、迅速发展和趋于稳定的发展过程,目前病例总量和扩散比的"S"型曲线已经呈现;病例总量、输入性扩散性病例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病例总量与输入性扩散性病例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信阳大部分区县,南阳、驻马店、郑州部分区县,遵循与湖北省地理邻近和网络邻近的特征;扩散比较高的区县为分散分布,且大多为家庭式集聚性扩散;在人口流动的影响下,信阳市主城区及周边县,安阳、郑州、许昌、平顶山等市主城区,人口流入和流出所引致的相对风险较高。随着疫情的发展,需要及时评估疫情动态,并兼顾人口流动风险进行动态疫情风险划分,以便及时有效地指导区域疫情的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相似文献   
35.
黄河流域工业结构转型及其对空间集聚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河流域省区为实证区域,在测度区域工业结构转型水平和类型的基础上,探讨地市工业结构转型的时空特征及其对专业化、多样化等空间集聚方式的响应。研究表明:①黄河流域工业结构整体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导,技术密集型工业比重相对较低。中上游和下游地区的工业结构及转型特征差异显著。②工业结构类型和转型水平在不同地市的差异明显,相同类型城市在空间上呈现集中分布。③工业结构转型水平依城市规模而变化,大城市转型水平高于中小城市。④依据工业结构演变方向,存在连续式、跳跃式、均衡式和逆向式四种转型类型。⑤专业化对工业结构转型的影响不显著,多样化集聚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结构转型;与非相关多样化相比,相关多样化集聚更有利于区域工业结构的转型。⑥促进工业结构转型,需要推动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强化产业间的关联水平,引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36.
37.
我国省域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空间相互作用重力模型,利用2009和2000年的市区总人口、GDP及公路运营里程等指标,综合测度全国全部287个地级以上中心城市的省域空间经济联系。计算每个省域所辖中心城市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以经济联系强度小于10、介于10—100、大于100三个区段按统一尺度标准,通过ArcGIS软件分别绘制出2009、2000年各省的经济联系空间分布格局图。综合对比发现,区域空间结构与其内部空间经济联系的强弱、联系网络的发育程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空间经济联系由弱到强、联系网络由简单到复杂,区域空间结构也随之由极核式单中心结构向多核心、网络式、一体化方向发展;全国省区的空间经济联系与全国主要城市群可以进行完美的空间拟合,反映出空间经济联系的强弱与紧密程度表征了城市群的演化阶段与发育状况,也说明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内在机理是其空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与深化。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于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三地区的三大城市群区域,并且这一不平衡的空间格局仍在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8.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学习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少伟  苗长虹 《经济地理》2011,31(4):609-617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学习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分析、基本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后发现:在基本格局上,内资后发优势与外资技术优势共同塑造的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学习新景观导致了外资在竞争格局中具有主导地位,汽车产业日益向三大都市圈集聚,但学习效率上存在行业整体和个体差异,其技术水平和自主开发能力在总体上逐渐提升;在模式选择上,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学习模式的合资合作倾向和重组并购倾向同时并存,但在发展道路的性质上,"市场换技术"政策导致的依附发展局面和"走出去"政策对汽车产业自立发展的推动,突显了政策的重要作用;在自主品牌创建及学习绩效上,合资模式侧重于"开发",具有"合资+自主"混合创新特征,而民营模式更注重"探索",具有"自主+合作"开放式自主创新特征。  相似文献   
39.
本文基于对开封市城市居民的1000多份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和其他非参数分析及检验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城市居民出游动机的8个基本维度.通过对8项动机因子的聚类分析,可以将出游者分为消极出游者、积极出游者、注重感情的顺便游览型出游者和精神享受型出游者4种类型.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旅游者类型和年龄、家庭月均收入、性别、个人月均收入、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花费构成和出游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不同集聚类型与中部地区新企业动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胡志强  苗长虹 《经济地理》2020,40(5):155-1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