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1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26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5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此次成立仪式同时也是中国并购合作联盟的首次论坛,多位并购及政策界的专家和学者针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时期之机遇与挑战”展开了精彩的论述和热烈的讨论,多种观点交织在一起,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内容充实,观点鲜明,反响热烈。下面按照主题顺序,节选各位专家的发言,与读者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2.
13.
范剑平 《中国企业家》2009,337(8):42-44
中外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政府的力量只是让经济止跌,而经济的真正复苏,一定要靠市场的力量,靠社会投资,形成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国是今年以来世界上实现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物价水平这一组合的少数经济大国之一。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三季度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国际主要经济体经济减速和物价上涨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增加,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给未来经济运行平添了变数。但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长期有利因素没有变,在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引导下,预计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上呈现出经济增速趋稳、物价涨幅趋缓的态势,经济结构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不仅仅是周期性调整压力,更是面临结构性调整的压力。加快经济结构升级,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是化调整压力为发展动力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消费品市场宏观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承接上年国民经济出现重大转机后带来的回升惯性,保持稳中偏旺的良好态势,2001年1-10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高达10.1%,旺盛的消费需求对我国抵御世界经济寒流侵袭、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起来重要作用。展望2002年,在国际国内种种因素影响下,我国消费品市场走势不容乐观,必须加大启动消费需求的政策力度,努力提升消费者信心,力争保持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增长局面。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顺差急剧增加,外汇储备增速超过50%,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成为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我国从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增速减少1.5个百分点,进口增加0.2个百分点.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升值使企业投资成本下降,在经济比较景气的状态下,企业投资意愿有可能增强;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进口消费品价格下跌虽有利于消费增加.但影响有限,受出口减慢、新增就业减少的影响.居民收入增速会有所下降,不利于消费增加,人民币升值对消费将产生一定自面影响。综合考虑,人民币升值2%,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跌0.4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减少50万人,农业、纺织业、机械、电子等产业受到影响相对较大,从中长期看,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展望2006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稳定运行格局,宏观调控政策宜坚持“双稳健”基调,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继续严控投资增长速度,努力调整国际收支状况,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20.
2007中国经济展望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初步遏制了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势头。但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的货币流动性过于宽松的局面尚未改变,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严峻。预计2007年GDP增长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继续保持“增长较快、物价较稳、效益较好”的局面。但产能过剩压力和就业再就业压力比2006年加大。从国际收支源头控制货币流动性、进而控制国内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