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27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法律环境与治理结构:理论成就及其对我国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LLSV及其追随者关于法律环境与治理机构的重要成果,论述了公司治理效率及改进路径,并讨论了这些成果对我国公司治理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32.
组织中分权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了组织中的分权问题,包括决策权分配的本质、分权的收益与代价、近年来促进组织分权管理的动力、管理层面权力的分解以及决策制定权和决策控制权的配置。这些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为工商组织分权管理提供了简明的分析框架或结论。  相似文献   
33.
■公司目前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语音技术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处于增长的初期■当前股价:21.57元■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相似文献   
34.
35.
董志强 《董事会》2008,(5):106-106
经济变迁是当代经济学研究中最为迷人的主题,因为其中的故事令人困惑。公元十四世纪,孟加拉还是一个丰产富足的国家,当时的欧洲正在黑死病的魔爪下苦苦挣扎。而今天,孟加拉已是全球最贫困的国家之一,欧洲却出现了持续的增长并成为全球的富庶繁荣之地。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经济变迁结果?  相似文献   
36.
董志强 《商界》2008,(11):96-99
在日常的决策中,人们常常认为多一个选择总比少一个选择好,但在博弈论中,可供选择太多有时并不是好事。因为你的选择范围越大,对方的反应行动范围常常也会越大。限制自己的某些选择,实际上也就限制了对方的某些选择。  相似文献   
37.
人生的选择与机会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选择 选择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甚至可以说,选择构成了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选择行为的一门科学。 选择存在的一个前提就是资源稀缺性。对于一个小孩子,问他是要糖果还是要牛奶,他可能回答“都要”。但是经济学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答案。“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可惜“二者不可得兼”。经济学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38.
农村教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义务教育尚未“实际普及”,女童辍学严重,教育经费短缺,师资缺乏,高等教育改革对农村教育的负面影响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包括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管理和投入体制,农村普及教育和质量提高“两手抓”,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农村大学生的学费问题。  相似文献   
39.
董志强 《中国纺织》2006,(7):174-175
(《魔鬼经济学》,[美]史蒂芬·列维特著,刘祥亚译,广东经济出版社二○○六年三月版)(摘自《读书》)置身经济学领域的圈内人士,对列维特关于教师舞弊、相扑运动中的欺骗、堕胎与犯罪率的关系、黑社会的财务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成就可能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大众来说,这些学术研究的内容似乎离他们甚远。不过,这只是2005年之前的事。2005年,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清晰地知道了列维特的这些研究成果。原因很简单,有一个叫史蒂芬·都伯纳(StephenJ.Duber)的记者,在2003年列维特获得克拉克奖章后去采访他,使他们后来有机会出版了一本名为Freakonomics的…  相似文献   
40.
众所周知,利己是主流经济学理论一个最基本的假设。但是人类的行为是受纯粹的利己动机支配吗?不仅如我等经济学教师,包括不少经济学大师其实都宁愿相信:虽然利己是人类行为的一个基本动机,但是人们的经济行为常常也会受到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影响,而表现出某些并非纯粹利己(甚至是纯粹利他)的行为。1992年获得经济学诺奖的贝克尔(G.S.Becker)曾用利他主义解释慈善捐助和公共品的自愿提供;1994年诺奖得主泽尔腾(R.Selten)曾通过大量的案例讨论人们在现实决策中的行为,发现人们的利益分配行为显著地受到社会公正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