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6篇
贸易经济   20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蒋寒迪 《现代商业》2006,(12):28-29
我国的金融制度存在金融抑制现象.政府通过对存贷利率设置上限来管制,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促使他们选择地下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由此促成了地下金融的产生.  相似文献   
53.
暖气就其经济学属性而言是介于公共品和商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供热的市场化改革有其路径依赖性,其最终方向是实施城镇供热特许经营制度.从长远来看,政府对供热行业的政府规制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一方面,政府通过控制市场准入来减少供热行业中的企业数目,限制自由竞争;其次,在对供热行业实施行业准入的同时,政府还必须规制供热企业的价格和服务质量;最后,政府必须履行贫困人群的最低供热保障的普遍服务义务.  相似文献   
54.
本文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GARCH-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2004 ̄2005年间深圳成分指数的日收盘价进行了预测分析,经过实证比较,发现GARCH-BP模型较BP模型的收敛速度快,学习能力强,预测精度较高,误差率较小。  相似文献   
55.
"公司+农户"经济组织模式的违约行为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 农户"经营组织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组织模式之一,但其在实际运行中,双方主体均存在大量的违约现象.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公司 农户"经营组织模式契约的形式,并重点对缔约环境及违约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6.
由于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提高利率会使低风险企业退出银行的贷款市场,也会使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贷款后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从而使得银行放款的平均风险上升.原因是,那些愿意支付较高利息的借款人正是那些预期还款可能性低的借款人.结果是利率的提高可能降低而不是增加银行的预期收益,银行宁愿选择在相对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要求,而不愿意选择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借款人的申请,出现了信贷配给现象.下面的模型可以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57.
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和困境表明,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出路之一就是推进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健全市场机制与合作机制,实现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遵循空间均衡和生态效率的原则,充分发挥中部崛起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纽带作用等.  相似文献   
58.
民间借贷市场的伦理基础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非正规金融形式对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民间借贷引发了大量的法律纠纷,规范民间借贷不仅需要法律约束,其伦理秩序的构建也至关重要。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与"诚信"的伦理思想是民间借贷市场的伦理基础。民间借贷伦理秩序的构建需要发挥政府和正规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伦理建设中的舆论导向功能;加强责任和诚信的伦理教育;形成民间借贷伦理的价值观;依托地缘、血缘和业缘关系,形成"责任"、"诚信"伦理文化氛围,做到"文化管人";通过行业规范等措施约束民间借贷市场的行为。  相似文献   
59.
资源型企业集群发展的核心特征是通过资源的消耗来获取企业的成长,而这种资源的消耗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的。资源型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原则。  相似文献   
60.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成功解决了对角点解的模型化问题,从而使我们能够抛开新古典经济学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相分离的分析框架,而将经济主体看作一个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体,来研究其可能做出的生产和消费决策.本文拟利用超边际分析来探讨企业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