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5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袁永康 《财贸经济》1997,(10):52-57
掣肘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及对策·袁永康·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基本确立了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社会制度的以市场机制为主旋律的粮食购销政策,而且对国家与农民、生产者与消费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32.
如何开拓农村家电商品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3.
对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1990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专项储备制度八年来,以“丰吞歉吐”、“平抑粮价”、“调控市场”为基本功能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无论是在粮食大丰收的1990年(吞进)还是粮食相对紧缺的1993年1994年初(抛出),乃至粮食再获丰收的1996年和1997年(吞进)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及其利益方面  相似文献   
34.
目前我国仍然缺乏一个跨区域、信息灵敏、由若干骨干市场组成的全国性现代化的交易市场网络和市场体系,从而无法形成完整准确的真正的市场信号,而且辐射范围和传递质量也受到制约。这种状况,一方面不能有效地实施调控,同时也使本已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都十分弱小的糖料小生产者和一些食糖生厂家根本得不到及时可靠的市场信息引导,必然盲目从众,最终使生产结构的调整成为空谈,使食糖商品"多了多了少了"的扭秧歌"怪圈和市场的大幅振荡一直存在,而且还有加剧趋势,给国家和农民以及糖厂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35.
加入WTO,我国"菜篮子"流通产业将享受WTO规则中的所有非歧视性贸易待遇(如可享受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减少歧视性待遇、利用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降低农副产品贸易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获得解决农副产品外贸问题的规范化"渠道";加入WTO,我国也将获得下一轮WTO谈判的参与权和制定新规则的发言权,扭转被动接受和承受其他成员谈判结果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36.
一、粮食流通中的新问题 (一)城镇居民和部分吃返销粮的农民一方面纷纷放弃购粮指标,另一方面则出现全额购买国家统销粮再转手以市场价出售的现象。 因为粮食统销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差额缩小,加上居民口粮消费逐年下降,才出现上述怪现象。例如,浙江省慈溪市(粮食销区)国营粮店内“标一粳米”的国家统销价为每斤0.35元,而自  相似文献   
37.
38.
一、现行粮食流通体制的突出特征是过渡性和不完善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和政策运行演化至今,行政化体制仍占主导,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远未形成,最多处于辅助、补充地位。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粮食管理体制:实行中央统一管理、中央与地方分级负责的体制、地  相似文献   
39.
40.
袁永康 《经济纵横》1992,(8):33-34,44
<正> 今年4月粮食统销价提高后,基本实现了购销同价,销售环节的补贴大为减少,两个"倒挂"有所缓解,这是首先应当肯定的.但是,提价本身并未促成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粮食购销各项补贴依然严重困扰着国家财政.粮食购销的行政性计划定价机制远未触动,由此而导致的许多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形成.由此而言,提价本身并不意味着改革到位.仅靠行政性人为地变动价格,粮食购销价格改革永远不能到位.这是目前粮食购销价格改革的难点和关键所在.粮食购销价格合理化的关键是确立新的价格形成机制,而建立新的价格形成机制的根本出路在于把粮食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