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5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231篇
经济学   61篇
综合类   20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02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2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赵晓 《品牌》2006,(10):65-65
<正> 品格胜于技术和管理笔者近期有机会结识一位牧师朋友,并有幸从他身上学到了管理智慧,不妨在此与读者朋友一起分享。在美国,有一所并非一流的基督教大学,学生的分配却比许多名牌大学还要好。原因就在于这所大学特别强调学生的品格塑造,追求  相似文献   
102.
赵晓 《企业家天地》2005,(12):34-35
2005年1—9月,GDP增长速度只微降0.1个百分点。然而在增长速度几乎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利润增长却大幅下降。这显示出中国企业继续陷入增产不增收乃至赔本赚吆喝的“悲惨式增长”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3.
赵晓 《企业家天地》2005,(12):51-52
过去2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中,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本却陷于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泥潭。面对中国蒸蒸日上,日本似乎走下坡路的趋势,某些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幻觉:中国即将超越日本。  相似文献   
104.
回顾一年多来的经济运行,宏观调控已从经典意义上的宏观调控走向了以产业政策为主导的非经典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产业型调控”。我们认为“产业型调控”对抑制部分行业投资热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并在事实上中止了加息的可能,不同产业也呈现出冷暖不均的投资趋势。而从长期来看,市场的调控才是对资源的最根本的调控,市场调控可以导致产业革命,刺激新的技术创新,解决中国增长与资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5.
2005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本来,这个文件有许多有新意的提法,例如对于无形资产的重视;对于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但几乎都没有引起媒体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引起最多关注的是文件中对于国企高管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持有本企业股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6.
赵晓 《中外管理》2008,(8):22-22
显然,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艰难的十字路口。2007年、2008年的情形有许多方面跟1997、1998年是相同的,因此有必要向1997、1998年学习,吸取其紧缩过度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7.
108.
易纲  赵晓  范敏 《中国改革》2004,(6):18-21
1997年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以及经济增长率下滑的迹象,对宏观经济的研讨因此重新成为学术焦点。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曾对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作了一个综合性的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与此同时,他们感到另有两个与中国当时宏观经济分析相关的重要专题需要研究;一是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及启示,另外就是罗斯福“新政”——为对付美国经济衰退,罗斯福采取了哪些做法,其效果如何,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何借鉴价值等等。现在当经济学家又进入一轮是否过热的讨论时,他们当初的一些分析仍时时让人想起。本刊之所以在此非常之时,违背行业规律,炒一炒几年前的“冷饭”,因为这盘“冷饭”是值得回味的。  相似文献   
109.
几年前我曾经讲过一个观点,说房地产的问题可能要分为三个部分来看:首先,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相互影响的程度很高;其次,房地产和金融紧密相联系,在美国这个专业都被放在金融系;最后才是房地产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赵晓 《宁波经济》2008,(6):40-41
尽管有灾难的影响,而且今年的经济会在外需下滑下靠内需继续支撑,但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不会低于10%,而物价升幅可能会在6.5%上下。中国经济不仅已经告别通货紧缩时期,也已经告别高增长、低通胀时期。中国的资产价格特别是房价会因整体物价的上扬从而出现上涨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