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赵茂林 《北方经济》2006,(11):41-42
一、"教育反贫困"战略与现行开发式扶贫战略之比较 首先,笔者之所以建议采取教育反贫困战略新思路来解决西部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是因为"教育反贫困"战略明显优于现行的开发式扶贫战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罗宾逊的剥削理论范式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从本质和总体上来看,两者有本质和深刻的区别。两种剥削理论范式在立论基础、研究方法、剥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等问题上产生了一系列的观点分歧,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罗宾逊的剥削理论以要素分配论为基础,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的理论,是对我国是否存在剥削问题进行解释的基础。由于各有侧重点,他们对经济发展和建设的指导意义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是社会发展需要。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修养要跟上社会发展脚步,业务能力要相应提高。这样才能跟上社会发展水平,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正朝"四个现代化"方向建设,会计人员通过继续教育,他们的素质将得到提升,这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罗宾逊的分配理论范式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从本质和总体上来看,两者有本质和深刻的区别.两种分配理论范式在立论基础、研究方法论、解决分配问题的途径上产生一系列的观点分歧.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罗宾逊的分配理论以要素分配论为基础.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我们要以马克思所揭示的按劳分配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结合现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提供的实现条件和途径,推动按劳分配的合理有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赵茂林  李鹏 《价值工程》2019,38(30):123-126
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6年长三角地区26个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整体绩效有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也存在市域之间差距较大以及省内市级之间"两极分化"等问题。因此建议在现有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从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区域合作,发挥省会城市及大城市的带动作用以及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三个部分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区域文化基础上的。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驱力作用;特定区域文化产生并形成特定的区域经济;先进的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7.
赵茂林 《特区经济》2008,(11):282-284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也是其核心概念之一。亚当·斯密提出,利己的经济人在市场即"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在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一假设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加以审视和借鉴,以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祝玉峰  赵茂林 《特区经济》2006,213(10):286-287
针对我国西部农村贫困的发生机制,我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战略模型的构建要动态地调整为与之对应的从平面型到立体型的转化过程,“教育反贫困”是指通过教育对人的素质和发展技能进行全面提升,斩断贫困的累积循环因果链条,从而实现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产业经济理论,比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竞争性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方面,对那些处于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探讨不足.铁路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既涉及到全社会经济福利的提高以及有关部门职能的定位问题,又涉及到铁路业自然垄断效率的提高以及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问题.本文对中国铁路业自然垄断形成的条件、特征及效率进行分析,旨在加深对自然垄断的深刻认识,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铁路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生态非正式制度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利用生态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生态非正式制度通过人类再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阶段验证了生态非正式制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通过社会再生产过程构建生态非正式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