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12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54篇 |
工业经济 | 220篇 |
计划管理 | 491篇 |
经济学 | 351篇 |
综合类 | 155篇 |
运输经济 | 32篇 |
旅游经济 | 6篇 |
贸易经济 | 418篇 |
农业经济 | 228篇 |
经济概况 | 335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5篇 |
邮电经济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144篇 |
2013年 | 125篇 |
2012年 | 151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130篇 |
2009年 | 141篇 |
2008年 | 155篇 |
2007年 | 150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出现的发展趋势,是一国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不高,与工业化发展程度不相适应,成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从财税视角看,城镇化是在整个国土空间上对全体国民提供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是不断进行公共化的一项系统工程。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对于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回顾财政支持城镇化的职能定位与实践探索,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财税缺失,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科学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2.
文章给出一个关于正项级数敛散性的新的判别方法,该判别法是比达朗贝尔判别法(或称比式判别法)更高一级的判别法;虽然,当limn→∞un+1un=1时,我们所建立的新判别法与拉贝判别法等价,但通过实例比较,得知新判别法要比拉贝判别法更为方便和有效.更重要的是,根据新判别法的思想,我们还可以不断地建立更高一级的判别法。 相似文献
73.
在总结嘉兴房地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嘉兴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提出了嘉兴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特征、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
无锡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其农业结构及发展具有特殊性--小农户日趋减少,农业趋向特色化、集约化、规模化.在这种情况下,锡山区区政府向农商行提供保证金来间接提高农户的信用程度,降低农户融资门槛,变补助金为保证金,强化政府对农村结构调整的政策倾斜.在专家学者把眼光聚焦在小农信贷的今天,研究该地区的大型农户的信贷情况具有前瞻意义.本文从保证金制度实施的目的、方法和效应上分析.该制度是如何体现政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扶持,如何影响农户的贷款意愿,并最终保证支农资金的有效投放. 相似文献
75.
本文选取2007—2009年的A股制造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历史盈余、应计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1)由于会计制度的原因,我国上市企业的应计利润存在着系统性计量偏差;(2)我国上市企业的盈余持续性较低,且应计利润的持续性偏低;(3)修正后的应计利润其持续性偏低。 相似文献
76.
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从五个方面对个税税法进行了修正:(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第一级税率由5%降为3%;(2)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由2000元升为3500元;(3)纳税时限由次月七日内变为十五日内;(4)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表级次由9级降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级税率,扩大了税率级距;(5)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的税率表扩大了税率级距。 相似文献
77.
区域发展中地理势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区域发展的各个主要相关要素,初步探讨区域发展的地理势能。把地理区域作为一个系统,当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区域在地理位置、区际差异、区域结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所显示出发展的综合优势即是该区域在这一系统中的地理势能。这种地理势能的大小受自然环境基础的深刻影响,并可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转化。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对比优势的态势为地理位置势能。地理位置和区位在自然条件上的势能促使其获得政策上的势能,并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形成。地域间环境条件、生态功能、产业优势的潜在影响力为地理区际势能,如各种环境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合理匹配的所谓地理地带性规律,决定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区际的差异还体现在区域发展的历史过程上,历史悠久的区域往往具有较高的地理区际势能。区域自然环境结构对于区域发展优势的影响力为区域结构势能。环境质量势能是环境质量对于区域发展优势的态势。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大大减弱了区域环境质量势能。地理势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势能转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与社会两方面。 相似文献
78.
79.
80.
人们最终追求的是幸福,道德也就是为了维护幸福而逐渐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在解决个人幸福与整体幸福的关系中产生了各种有关幸福的理论,尤其是在当前的转型社会下,如何正确把握幸福就有着特殊的意义。分析儒家的道德幸福说,对在新形势下探讨道德的新内容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