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企业利用免费资源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成本的高低,关乎企业竞争力的大小,甚至决定企业的成败。如“大风”这种免费资源对风电厂而言、湍急的河流对于水电厂而言就是如此。事实证明,科学合理利用免费资源,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有百利而无一害。免费资源的利用有着能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高效、健康、持续发展、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等经济作用,这些作用有助于企业创造和谐经营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靳远文 《审计月刊》2006,(11):42-43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新《公司法》,该法于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新《公司法》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针对1993年的《公司法》存在的弊端进行了重大改革。就企业会计视角而言,取消提取法定公益金就是最大的亮点之一。国家与时俱进适时决策,取消企业提取法定公益金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取消企业提取法定公益金是企业的福音、投资人的福音、企业员工的福音。  相似文献   
13.
1、模型假设①假设博弈双万分别是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②假设中国传统的会计制度与国外通用的会计制度完全对立;③中国企业有两种策略选择:坚持自己传统的会计制度和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制度;外国企业也有两种策略选择:坚持自己的会计制度和采用中国的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4.
靳远文 《现代企业》2007,(10):51-52
一、利率市场化的概述1.利率市场化的概念。理论界一般认为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会计准则在制定主体、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发布等五个方面与美国、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企业负债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企业负债经营特征的介绍,剖析负债经营的利弊,提出负债经营的控制策略. 一、负债经营的特征 1.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两权分离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前提,一般的债权债务不一定形成负债经营,只有债权人以取得收益为条件,让渡资金使用权,企业有偿获得使用债权人的资金,并用于发展生产经营,才成为负债经营.  相似文献   
17.
靳远文 《现代企业》2005,(12):39-40
一、免费资源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作用 1、免费资源的利用能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收入是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是评价企业在一定时期里经营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收入是一种流转过程,即企业经营过程的‘产品’,需要通过各种资源的投入才能转化为收入”。这种早期学者坚持的收入流转过程论,就充分指出了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对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利用的重要性。在这种定义下,免费资源的投入利用对收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8.
一、保险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1.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丧失是保险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会计法>把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会计人员无领导责任,无形之中使会计人员与单位领导人串通作弊.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对假帐、假报表的危害性没有引起重视.部分领导要求或暗示会计人员作假帐,甚至把作假帐水平作为衡量会计人员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志.有些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主动迎合领导作假帐;还有的属于"道德两难",屈从领导意愿,被迫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19.
浅析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成本管理还算一个新概念,国内外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对于战略成本管理的含义中外学者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资料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所需的信息。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和戈问德瑞亚将战略成本管理定义为: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工具,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著名会计学家罗宾·库珀和斯拉莫得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战略地位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靳远文 《现代企业》2005,(8):35-35,39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理论,称为“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要对全社会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控制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国有经济具体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