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53篇
  免费   3842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1801篇
工业经济   2480篇
计划管理   3350篇
经济学   5003篇
综合类   1061篇
运输经济   89篇
旅游经济   49篇
贸易经济   4354篇
农业经济   3484篇
经济概况   3090篇
邮电经济   41篇
  2025年   187篇
  2024年   466篇
  2023年   498篇
  2022年   472篇
  2021年   494篇
  2020年   822篇
  2019年   1180篇
  2018年   926篇
  2017年   1092篇
  2016年   914篇
  2015年   904篇
  2014年   1093篇
  2013年   1377篇
  2012年   1849篇
  2011年   2106篇
  2010年   1810篇
  2009年   1392篇
  2008年   1203篇
  2007年   1183篇
  2006年   1158篇
  2005年   1020篇
  2004年   533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7篇
  1969年   9篇
  196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四川省农业地理集聚格局及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四川省农作物的地理集聚特征,专业化格局,从农业地域系统视角构建分析框架探讨其演化机制。文章以12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4年的四川省21个市州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综合运用重心模型、基尼系数、区位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12种农作物生产重心较为稳定,未出现较大范围的地理迁移。(2)四川省大部分农作物地理集聚水平整体较低,且在研究期内集聚过程缓慢。经济作物的区域专业化水平相对于粮食作物较好。烟叶、苹果地理集聚程度较大,已经形成相对明显的区域专业化生产。(3)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变从最初受内部压力驱动形成自然集聚格局,逐步转向为受内外压力驱动的自然社会集聚格局。四川省主要农作物地理集聚处于试错和纠错过程中,尚未形成新一轮的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和分工。  相似文献   
32.
考虑到当前金融状况指数(FCI)理论构建和指标选取存在的片面性,本文以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为切入点,提出将非人力财富比重作为重要因素纳入FCI的新观点。并针对每一个要素,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从若干指标中筛选出代表性最佳的指标,再以VAR模型为赋权方法得到我国的FCI。通过与CPI的因果关联、动态分析以及与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发现经过指标定量筛选后构建的FCI具有最佳经济效果,更符合中国现实。  相似文献   
33.
针对测量船施放信标球时经纬仪观测数据存在时间不连续、有效数据段落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不连续数据开展精度检验的新思路,利用自适应信息检择算法、拟合残差法解决了非等时距变化的不连续数据野值检择难题,实现了基于经纬仪数据的精度评估和处理流程设计,完成了船载雷达距离零值、标定参数的精度检验。  相似文献   
34.
为了准确地预测气象雷达使用寿命, 提高气象雷达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元回归的气象雷达使用寿命预测框架。在该框架内,采用了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来求解气象雷达使用寿命的多元回归问题;提出了基于SVR的气象雷达特征参数选择FSSSVR(Feature Subset Selection SVR)算法去掉冗余和无效的特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VR方法的预测算法能够准确地预测气象雷达的使用寿命,能够为雷达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针对传统的突发事件分级缺乏对灾害事件救援和治理过程中的动态分析,难以准确的量化分级,难以为实际的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等问题。本文以某地区旱灾为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聚类分析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它能够有效整合专家共识,满足突发事件分级的要求和体现突发事件分级中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36.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体现,为中国新时代城市发展指出了方向。“公园城市”理念是继承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吸取国外城市建设经验,针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山水城市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在近代吸收花园城市等国外城市理论而发展,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院士提出“山水城市”理念。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流变,认为公园城市与山水城市存在内在关联性,是山水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37.
建立和完善粤北山区信息产业应因地制宜、不拘一格,抓住重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产业的后起地效应,为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重点应抓住政府、农业旅游三大网络的建设,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38.
研究目的:梳理耕地“非粮化”演变阶段特征,探究耕地“非粮化”演化过程中环境与农户主体作用的内在机制。研究方法: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1)基于刺激—反应理论模型构建的耕地利用系统演化历程特征与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十分契合;(2)在宏观实践演绎中,不同类型农户主体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最终推动耕地“非粮化”演化经历了自组织萌芽—自适应发展—他组织优化三个阶段;(3)从微观主体反应来看,不同主体的“非粮化”行为趋向存在差异。家庭劳动力约束与资本约束较弱的农户主体对于外部环境反应更加明显,反之则反应较弱。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系统具有情景依赖特征,可以从系统自组织、系统他组织、系统要素协同三方面构建耕地“非粮化”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39.
基于ElinorOstrom的IAD延伸模型及对浙江273家代表性装备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这一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参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研究发现:企业状况与其参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意愿不完全相关;企业技术状况感知、外部行动状况及创新结果信息了解程度对企业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采取“抓大”策略,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加强区域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促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与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40.
信道估计是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接收机进行信号相干解调的关键。针对最优导频序列(OPS)在进行信道估计时存在峰均比(PAPR)较高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低PAPR的OPS用于对MIMO-OFDM系统进行信道估计。在建立系统模型基础上,对MIMO-OFDM系统的OPS进行了设计,并利用部分传输序列(PTS)思想设计出低峰均比最优导频序列(EOPS);将设计的EOPS用于对MIMO-OFDM系统进行信道估计,并对复杂度较高的步骤进行了算法简化,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各发射天线上信号PAPR的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CDF)和OPS改进前后的均方误差(MSE)、误码率(BER)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在多个OFDM符号上的EOPS能够有效降低系统PAPR;同时,与原来的OPS相比,保持了MSE和BER的最优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