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0篇
  免费   11篇
财政金融   126篇
工业经济   67篇
计划管理   871篇
经济学   723篇
综合类   6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659篇
农业经济   18篇
经济概况   712篇
邮电经济   13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48篇
  1978年   49篇
  1977年   60篇
  1976年   45篇
  1975年   33篇
  1974年   41篇
  1973年   34篇
  1972年   68篇
  1971年   60篇
  1970年   40篇
  1969年   23篇
  1967年   33篇
  1966年   27篇
  1965年   27篇
  1964年   24篇
  1963年   40篇
  1961年   27篇
  1960年   30篇
  1959年   28篇
  1958年   27篇
  1941年   25篇
  1939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71.
土地价值与城市增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介绍了城市经济动态模型。通过利用在经济学中广泛的效用函数及对效用函数的优化 ,得出城市土地地租有三部份构成 :农业土地地租 ;土地发展成本的租金 ;和区位或可达性所带来的级差地租 ,并进一步推出城市土地价值有四部分构成 :(1)农业土地价值 ;(2 )土地发展成本 ;(3)可达性的经济价值 ;(4)可预见的未来土地地租增值所带来的价值。相对应 ,城市边缘非城市土地价值有两部分组成 :一是与农业土地地租有关的土地价值 ,另一个是可预见的土地转变成城市用地后未来土地地租增值所带来的价值。城市经济动态理论及其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土地地租和土地价值理论 ,加深了对土地价值形成和发展的理解 ,有利于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 ,以此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推动城市发展。最后 ,结合中国国情 ,文章分析了城市政策及土地政策对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972.
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动力与规划调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文章总结了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的若干特征 ;分析了城镇化的基本动力。作者认为 ,要加快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关键是要培育一种合适的产业组织。文章最后对高速城镇化时期的规划调控的功能、管制重点、调控目标、调控手段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By many, insurance fraud is believed to be widespread,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o detect it. In recent years, some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find indicators for fraud. They are, however, probably hampered when relying on characteristics of established fraud, since the majority of fraudulent cases then remains excluded, leaving many white spots on the map. In choosing a different approach, we let subjects reason freely about insurance fraud, recording and analysing their clues, and comparing them to indicators found in previous research. Our findings show that not only much of available information is largely ignored, subjects tend to concentrate on other aspects than supposedly reliable fraud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ts fail to fare better than laypeople.  相似文献   
976.
977.
978.
979.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