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7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46篇
财政金融   720篇
工业经济   382篇
计划管理   1399篇
经济学   1185篇
综合类   910篇
运输经济   64篇
旅游经济   79篇
贸易经济   782篇
农业经济   421篇
经济概况   988篇
邮电经济   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718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的影响,探究农户生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转型的新路径。方法 文章在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湖北省荆门市、潜江市、荆州市和仙桃市的466份农户调查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结果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三生空间”,系统优化土地的功能和效能,全面提升土地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可显著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由“高脆弱性—低恢复力”“高脆弱性—高恢复力”和“低脆弱性—低恢复力”向“低脆弱性—高恢复力”转变。(2)相比于丘陵山地,平原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更能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恢复力”耦合关系由“高脆弱性—低恢复力”和“低脆弱性—低恢复力”向“高脆弱性—高恢复力”和“低脆弱性—高恢复力”转变。结论 应树立统筹协调的系统治理观,立足于“全域全要素”综合整治,实现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结合资源禀赋与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长效保障农户生计安全与质量,促使农户生计实现“低脆弱性—高恢复力”的最优耦合目标。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宅基地有偿使用是我国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内容之一。宅基地有偿使用是促进宅基地集约、高效利用的重要推手,也是显化宅基地财产属性的重要途径。有关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综述研究,已有学者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进行分析,但是在文献的时效性、研究热点的可视化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方法 文章通过CiteSpace5.6.R5软件对1992—2020年中国知网上“宅基地有偿使用”的发文量、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进行可视化信息分析,并结合具体文献,对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研究提出了研究述评与展望。结果 (1)从发文量看,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研究可分为萌芽发展、缓慢发展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2)从研究热点看,对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宅基地有偿使用费”“一户多宅”“超占多占”和“三权分置”等关键词。(3)从演进趋势看,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制度设计、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宅基地管理以及三权分置将成为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研究重点。结论 总体展望看,明确宅基地有偿使用的适用情形,研究宅基地有偿使用收费标准和有偿使用资金管理办法,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与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宅基地登记确权及有偿退出的衔接机制是未来宅基地有偿使用研究中须着重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方法 文章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利用甘肃省34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1)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意愿模型中,农户家庭禀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次之,交易费用和主观规范的影响力最小。(2)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的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参与行为。(3)感知绩效对小农户行为态度的影响强于感知风险;小农户对同伴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对上级政府和村集体的信任度;缔约条件对小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更有效,农户较为重视进入门槛高低;劳动力数量、农户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收购产品中介的熟悉程度对小农户行为意愿均具有重要影响。(4)多群组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禀赋对自给型、兼业型和退出型农户的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发展型农户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变量对不同类型小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些变量在不同类型农户参与现代农业意愿与行为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结论 要加强现代农业宣传力度,改善农户行为态度;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发挥周围人群的示范效应;提供技术、资金以及市场信息支持,增强农户对现代农业的掌控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设计差异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4.
[目的]耕地保护是维护国家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探讨中国耕地保护决策的演进历程及产权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文章基于渐进决策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与系统分析法识别耕地保护决策变迁模式并分析路径依赖特征。[结果]农地产权的排他性与激励性逐渐强化,有限性相对减弱,为保护耕地营造了安全稳定的产权环境;中国耕地保护经历了体系形成、逐步完善、趋向成熟的阶段,遵循渐进决策模式,在平稳过渡中不断优化;耕地保护渐进决策深受产权阶段性变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度环境、市场管理与农户行为路径。在制度上表现为冲突、迁移、协同的效应演变,在市场上表现为滞后、服务与激励的特征变化,农户行为则反映了群体效应、外部效应、预期效应的变化。[结论]随着产权变迁,产权效应耦合变化推动耕地保护决策发展。未来应优化农地产权制度结构、健全农地市场的公共服务管理、合理实现耕地生态产品的价值,以促进耕地保护决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5.
由于代建项目一般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涉及的关系复杂、隐蔽性较强,很多质量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项目代建单位比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工作及其环境更为了解,因此,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和项目代建单位在信息占有方面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项目代建单位可能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损害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利益来最大化地提高自己的利益,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无理索赔等等。在此,文章针对在这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完善代建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6.
法的建立、法的实施与权益资本成本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以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为衡量指标,分别从法的建立和法的实施两个方面研究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法的建立作用有限,中小投资者保护立法仅在某些特定阶段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影响;而法的实施作用明显,有关法律实施的典型事件和地区差异对权益资本成本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97.
中间组织理论:基于不确定性与缓冲视角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罗珉  王雎 《中国工业经济》2005,(10):104-112
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性组织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功能在于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和缓冲机制的建立。本文基于不确定性理论.探讨了生产性组织形态向中间组织形态的演进,提出应对不确定性的缓冲功能与利用不确定性的创新功能两个方面是组织形态演进的核心问题。缓冲功能打破了一体化组织的边界,是中间组织形态的必要条件;创新功能真正决定着中间组织的发展与壮大,是中间组织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8.
中国跨国公司如何应对反全球化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反全球化浪潮的根源在于全球化的红利分配不均;反全球化的重心趋向于对社会道德的诉求;反全球化的主导是政府层面的隐性壁垒。中国跨国公司要有效应对,就必须正确选择相应的进入战略、品牌战略、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99.
利用1995~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针对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的地区差异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竞争形式、地方政府父爱主义倾向以及地方政府对境外投资资本优惠力度等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采用马尔可夫转换-自回归模型分析了上证综指的周收益率.通过6个模型的比较,本文指出状态转换模型明显优于普通GARCH模型.研究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多个独特特征:收益率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变动规律差异显著;低波动状态的持续时间最短,出现频率也最低,而高波动状态出现次数最多,并且同牛市的相关性显著;中国股市中,低和中等波动状态之间无法直接转换,而是必须通过高波动状态作为媒介而相互转换.这些特征都显著区别于成熟市场,也提供了中国股市缺乏有效性的直接证据.本文结论有助于风险控制、预测等金融实践操作,对于股市制度设计和创新也能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