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117篇 |
免费 | 961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018篇 |
工业经济 | 1173篇 |
计划管理 | 4530篇 |
经济学 | 3582篇 |
综合类 | 2729篇 |
运输经济 | 215篇 |
旅游经济 | 141篇 |
贸易经济 | 2653篇 |
农业经济 | 1516篇 |
经济概况 | 2531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3篇 |
邮电经济 | 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8篇 |
2024年 | 162篇 |
2023年 | 183篇 |
2022年 | 402篇 |
2021年 | 684篇 |
2020年 | 582篇 |
2019年 | 385篇 |
2018年 | 302篇 |
2017年 | 472篇 |
2016年 | 382篇 |
2015年 | 623篇 |
2014年 | 891篇 |
2013年 | 1105篇 |
2012年 | 1635篇 |
2011年 | 2125篇 |
2010年 | 1979篇 |
2009年 | 1571篇 |
2008年 | 1555篇 |
2007年 | 1445篇 |
2006年 | 1422篇 |
2005年 | 1255篇 |
2004年 | 442篇 |
2003年 | 353篇 |
2002年 | 313篇 |
2001年 | 310篇 |
2000年 | 154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84.
分析了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并结合当前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讨论了当前建设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利方面和有利方面,在此基础上开发基于网络化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5.
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到创业板的过程分为分拆重组和上市到创业板两个阶段。分拆前后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的变化说明分拆后企业总体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分拆后上市的价值创造机制主要体现在信息公开化程度的提高、对成长型业务资产组成长价值的重估和成长型业务独立性的建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6.
基于2003-201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论文从FDI流入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全球化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球化显著提高了高管薪酬。该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控制同时期其他政策影响后依然稳健。此外,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全球化主要通过公司治理中的独立董事治理影响高管薪酬,市场机制的作用有限。拓展性研究还发现,全球化对高管薪酬的作用表现出异质性。全球化在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中具有更大的影响。相较于普通高管,权力型高管在全球化中受益更多,这意味着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企业内部高管之间的不平等在加剧。本文的发现提供了全球化对高管薪酬具有积极影响的中国证据,有助于丰富国际贸易与顶端收入分配领域的文献。 相似文献
87.
从废水处理实际需要出发,对其处理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和易于操作管理为目标,探索适合村镇废水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8.
89.
“单核式”与“多核式”是中卫型产业集群的两种基本网络结构。以多核式中卫型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念界定,指出其网络结构具有多个中心结点、内部合作关系密切、结点凝聚成小团体、中心结点相互关联等特征,并据此选取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中心性、黏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作为网络结构指标。运用这些指标,对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网络结构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发现:该集群网络中,各产业部门的核心企业充当了中心结点,同一产业部门的企业密切合作组成凝聚子群,核心企业之间关联紧密形成核心区。这些网络结构特征是其获取生产协作、资源配置和知识创新等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针对该集群网络黏性较低的现状,最后提出相应的网络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0.
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来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但"两缺口"模型已经不能对此进行解释。由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国际贸易统计体系的颠覆,改变了"两缺口"模型成立的初始条件,而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转轨时期不完善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对引资作用片面和静态的认识促成了"两缺口"模型在中国的悖论。 相似文献